新市民来村委咨询伤残鉴定,没想到“好事”的村干部直接帮忙调解了这起因工伤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
近日,外来务工人员王某来到新浦镇下洋浦村村委,想咨询申请伤残鉴定事宜。村干部杨立波耐心接待了王某,知晓了王某做伤残鉴定的原因。
原来,去年7月,王某在村里的一家个体厂里做工时,被工作台上掉落的一块瓷砖砸中脚后跟。因当时伤势不重,王某到医院缝完针后便回家休养了。但因养护不善,造成伤口感染,前后花去医疗费用近3.5万元,还导致王某近一年不能工作。
最近,王某的伤势较之前有了明显好转,就向个体厂老板提出了相关赔偿事宜,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但赔偿金额没得到对方认可,双方不欢而散。
仔细看了王某的病历资料,根据多年调解经验,杨立波觉得,如果去做伤残鉴定,被认定伤残是比较困难的,建议王某选择调解为主。思索片刻后,王某同意了杨立波的建议。
随后,杨立波与个体厂老板龚某取得联系。龚某表示,对方赔付要求太高了,还扬言说要去做伤残鉴定,那就等伤残鉴定结果出来再联系。
在了解双方诉求后,杨立波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对两人进行劝解说明。
这边,杨立波告诉王某,每次去医院,龚某都是陪同前往,前前后后去了不下十次,而且已付了近3.5万元医疗费,可见老板还是挺善待员工的。另一边,杨立波告诉龚某,王某外出打工也不容易,还因工作受了伤,没有生活来源,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经过再三劝解,双方终于各退一步,龚某同意承担前期的全部医疗费用3.5万元,并再支付1.33万元作为补偿。双方对此次调解表示满意,签订了调解协议。
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施天冲 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