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如大考。抗疫三年来,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治未病的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个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未病先防
筑起“中医药防疫屏障”
对抗传染病,历来都是中医药的重要核心内容。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市中医医院实施中医药干预方法,向隔离酒店、相关企事业单位赠送新冠预防方中药汤剂2万余帖、防疫香囊1万余个,帮助市民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后,市中医医院及时响应变化,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率先开设“中医防疫门诊”。医院组织专家组以国家和浙江新冠防控方案中的中药防疫方为基础,结合本地气候和人群特点,推出了成人中药防疫方、儿童中药预防方、防疫足浴方、防疫香囊、集体预防大锅汤等系列中药组方产品,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开诊当天1500只防疫香囊2小时内即已告罄,数天内向市民供应防疫香囊4156只、中药预防方5320帖、大锅汤680份。”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市中医医院)院长潘金江表示,中医药预防对延缓集中感染、缓解发病症状、减轻医疗资源挤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既病防变,辨证施治开展医疗救治
上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疫情高峰,市中医医院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根据“三因制宜”原则辨证施治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个月来,医院中医门诊累计接诊发热、咳嗽患者万余人次,均予以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在快速退烧、减轻咽痛咳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方面疗效显著。从临床上看,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够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
“为提高亚重症患者的救治率,专家组研究确定中医新冠治疗协定处方并提前煎好汤剂,第一时间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使用汤剂。同时,由市级中医专家组定时查房,对在院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潘院长介绍,作为本市新冠肺炎亚定点医院,上月19日市中医医院开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截至目前,收治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转危重症人数明显减少,且未出现死亡病例。
瘥后防复,推广中医新冠康复综合服务
感染高峰期过后,大量的人群进入了恢复期,相当部分患者被气虚乏力、腰酸背痛、盗汗心悸、咽痛咳嗽、腹泻、失眠等“后遗症”困扰。在康复干预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手段。
“1月6日,医院开设‘中医新冠康复门诊’,选派省基层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在内的中医专家轮流坐诊,对有新冠康复需求的患者实施一人一方,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及脏腑功能。”潘院长介绍,除此之外,治未病科通过艾灸、刮痧、熏蒸、针推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温经散寒,活血祛湿,激发阳气,增强免疫力;中医儿科根据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运用中药汤剂、中成药、小儿推拿等治疗方法开展感染新冠病毒后恢复期儿童患者康复门诊服务。
目前,市中医医院在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促进康复等各个阶段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接下来,市中医医院将以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治为重点,继续探索中医药抗疫方案研究和经验总结,为新阶段疫情防控贡献更多的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张汶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