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 宁波体美“教育处方”来了
2023-02-08 10:34   稿源: 甬上

  如何确保中小学生体育、美育课程的时长和质量,实现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年前,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月6日,又下发了《宁波市学生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市体美工作开具了细致的“教育处方”。

  《方案》的整体目标,是体育美育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充分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体育美育育人协同机制。

  “我们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市教育局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处相关负责人龚老师表示,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的10%。“同时,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方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要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班级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分。

资料图: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文化墙

  美育课程方面,小学开齐每周各2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初中每周各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普通高中音乐美术课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3个模块,累计不少于108节。小学书法特色学校每周要增加1节书法课。考核方面,对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艺术比赛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免于特长测试,满分计入期末成绩。

  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较大的创新,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保证优质课程的输出。教育系统会设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名教练选树,每三年选树一次,并对名教练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由于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比率比较低,所以以前在评职称方面常常会处于劣势。这一措施能够激励广大体育教师,让他们拥有与其他任课老师同等的机会。”龚老师说。

  《方案》提到,各学校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把学生体育、美育学习成长过程进行客观性记录,建立完整的体育、美育数字化档案。据了解,目前,市教育局已在素质教育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市学生的体育、美育大数据系统,已有一百多所学校把学生的基础信息录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美育素养掌握情况。“未来,将会争取覆盖全市的学校。”龚老师说。

   责任编辑戎畏畏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腐败”新变种,要警惕
创新破局 浙江光伏谋长红
蓝媒热评丨不能忘 不敢忘 不忍忘
今天,我该如何写您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浙江各地举行活动纪...
刘捷在温州调研时强调 找准县域发展特色...
拾光纪·“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
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行稳致远
人民领袖|从习近平的几封回信感悟抗战精神
中经评论: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
【理响中国】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
解读补贴撬动消费的密码
理响中国|AI绘丰碑:残碑惊雷。
凝聚正义力量 砥砺复兴之志——习近平总...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重磅微视频|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砥柱中流领航复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天天学习|为何说“九一八”是中国人民...
时政微观察丨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美不胜收“桥城蓝”
“银发拾梦”公益活动
孩子近视进展快, 配什么眼镜好?
登革热——“咬”出来的麻烦!
小心“爆火”直播间背后藏猫腻
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这周末,慈溪有一场国家级桨板赛事
国资国企增资增信双提升
林坚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央视快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推进...
习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