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 宁波体美“教育处方”来了
2023-02-08 10:34   稿源: 甬上

  如何确保中小学生体育、美育课程的时长和质量,实现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年前,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月6日,又下发了《宁波市学生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市体美工作开具了细致的“教育处方”。

  《方案》的整体目标,是体育美育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充分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体育美育育人协同机制。

  “我们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市教育局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处相关负责人龚老师表示,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的10%。“同时,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方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要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班级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分。

资料图: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文化墙

  美育课程方面,小学开齐每周各2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初中每周各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普通高中音乐美术课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3个模块,累计不少于108节。小学书法特色学校每周要增加1节书法课。考核方面,对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艺术比赛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免于特长测试,满分计入期末成绩。

  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较大的创新,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保证优质课程的输出。教育系统会设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名教练选树,每三年选树一次,并对名教练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由于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比率比较低,所以以前在评职称方面常常会处于劣势。这一措施能够激励广大体育教师,让他们拥有与其他任课老师同等的机会。”龚老师说。

  《方案》提到,各学校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把学生体育、美育学习成长过程进行客观性记录,建立完整的体育、美育数字化档案。据了解,目前,市教育局已在素质教育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市学生的体育、美育大数据系统,已有一百多所学校把学生的基础信息录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美育素养掌握情况。“未来,将会争取覆盖全市的学校。”龚老师说。

   责任编辑戎畏畏 
0
  [我要投稿]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述评:以中国之治作答时代之问——新时...
联播+|做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习主...
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
时习之 共谱中俄发展新未来 习近平这样...
时政特稿·行大道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述评:继往开来 行稳致远——从四个维度...
镜观·领航 | 命运与共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
微视频 | 命运与共
北京—莫斯科,世界瞩目的握手时刻
潮声丨打压TikTok,美国人怕了?
迎亚运·享赛事·游温州 | 动·温州100秒
拿下“五个一工程”大奖双黄蛋 谁是浙江...
民间投资的“流量”如何拼出来?
瞭望丨浙江有礼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3月6日—3月...
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习近平总书...
潮声丨“破圈”之后,3亿年轻人陪伴B站...
浙江宣传丨“网红”版本馆如何“长红”
过去一年,杭州人在哪些消费上踩坑最多...
全国最多!浙江6家企业剑指“世界一流”...
涌金楼丨总理记者会,浙江民企故事亮了
首次记者会上,李强总理为何重提发源于...
外国人心目中的习近平 | 解答世界之问的...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丨人类命运共同体篇
争做新时代发声亮剑弄潮儿
杭港高铁票为什么“火”?浙商“出港”...
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展陈施工全面启动
浙江宣传丨算法推荐谨防“五种风险”
如何在创新中抢得招商先机?浙江驻京机...
天下一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3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