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 宁波体美“教育处方”来了
2023-02-08 10:34   稿源: 甬上

  如何确保中小学生体育、美育课程的时长和质量,实现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年前,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月6日,又下发了《宁波市学生体育美育“一生一技”“一生一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市体美工作开具了细致的“教育处方”。

  《方案》的整体目标,是体育美育工作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充分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体育美育育人协同机制。

  “我们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市教育局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处相关负责人龚老师表示,各年级在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的10%。“同时,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方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要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班级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分。

资料图: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文化墙

  美育课程方面,小学开齐每周各2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初中每周各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普通高中音乐美术课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3个模块,累计不少于108节。小学书法特色学校每周要增加1节书法课。考核方面,对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艺术比赛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免于特长测试,满分计入期末成绩。

  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较大的创新,那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可以通过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进入到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岗位,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保证优质课程的输出。教育系统会设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名教练选树,每三年选树一次,并对名教练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由于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比率比较低,所以以前在评职称方面常常会处于劣势。这一措施能够激励广大体育教师,让他们拥有与其他任课老师同等的机会。”龚老师说。

  《方案》提到,各学校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把学生体育、美育学习成长过程进行客观性记录,建立完整的体育、美育数字化档案。据了解,目前,市教育局已在素质教育平台基础上建立全市学生的体育、美育大数据系统,已有一百多所学校把学生的基础信息录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美育素养掌握情况。“未来,将会争取覆盖全市的学校。”龚老师说。

   责任编辑戎畏畏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记历史 ...
“他们身先士卒,我们就义无反顾”|从...
特色产业上“云端”——富平“四链驱动...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
星火成炬| 未来有千万种写法
方寸真微集万象
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燕赵大...
从高考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评论员观察)
“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 这一方案...
投身新兴产业,青年有为
十六条新措施助力创新药加速跑(政策解读)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合肥:“量子未来...
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这块红色热土...
一角飞檐载风华(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
新华视点|暑期消费“热”起来 多地业态...
7月1日起,杭州地铁82个车站正式上线纳凉点
中国蓝观察|定制冰块、泳池爆满……持续...
跨境电商突围记(下)丨盯着需求改打法
激发“蓝色未来”新引擎 浙江深入推进海...
王浩在市委书记座谈会上强调 实现高质量...
追光的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
习言道 | 这个“桃花源”,习近平牵挂在心
【央视快评】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家国情怀...
第一观察|读懂“七一”前夕集体学习中...
铃铛一响、琴弦拨动,西藏“嘎尔鲁”正...
数说“新”变化|完成投资近900亿元 前5...
【滔滔两岸潮】台湾小伙热爱考古 与古遗...
古巴歌手Lily:新疆的人文太棒了
英媒:欧盟对美关税采取更强硬立场
全球媒体聚焦|美媒:美国将在“大而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