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是“最柔软的群体”,理应得到最温柔的呵护。近日,我市“托育职业服务人员素养培训”线下课在市妇幼保健院圆满完成。29名来自全市各类托育机构(含幼儿园托班)、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站等从事保育服务的工作人员通过考核,持证上岗。
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托育从业人员要全面了解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不仅要掌握婴幼儿的照护知识,更要守牢婴幼儿安全和健康底线,努力构造幼有善育、医育结合的良好环境,因此岗前培训显得至关重要。
培训负责人裴晶介绍,本次培训按照《保育员基础知识》,结合《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规定的内容开展。除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外,学员们还必须进行卫生管理、生活整理、保健护理、生活护理、配合指导、户外配合教育等36个课时的模块课程。本次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理论与实操并重,全部内容学习完成后,通过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后,才能取得“浙江省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大妈妈”。
为了让学员们能在培训中真正掌握婴幼儿生活照料技能及回应性照护,应用于托幼育机构及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站的保育工作,此次培训不仅集合了全院各科室的相关主任专家,还邀请了本市示范性托幼育机构的园长进行授课,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方面提升学员的保育能力。
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项目制培训构建医育融合服务体系,打造一支有爱心、懂照护、高技能的托幼育机构保育员队伍,给最柔软的宝宝提供最温柔、最科学的呵护。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