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萝卜刀” 也不要一禁了之
2023-10-11 10:12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笔者第一次听到“萝卜刀”一词,还是因为老师在班级群下发的通知:禁止孩子购买“萝卜刀”。一边受到孩子追捧,一边遭到大人禁止,一时间,“萝卜刀”引发热议。而笔者认为,如果简单粗暴“一刀切”地禁止,过于“因噎废食”。

  什么是“萝卜刀”?为什么要禁止?

  所谓“萝卜刀”,是一款形似萝卜的彩色塑料仿刀玩具。因可玩性强,成为孩子们近期的社交媒介新宠。但出于安全考量以及担心孩子形成暴力思维习惯和攻击心理,“萝卜刀”被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列入“禁止”类玩具。

  不可否认,“萝卜刀”在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但由刀具所衍生的各类儿童玩具,市场上早已有之,并且种类繁多。诸如,小女孩玩过家家游戏常用的“厨房刀”,男孩子化身英雄、侠客等使用的“宝剑”“大刀”。笔者认为,学校和家长不需要大惊小怪,只需做到:不倡导、多引导。

  试想一下,70后、80后曾经在学校玩过的转笔、贴纸、小当家水浒卡、电子宠物机器等校园爆品,在长大后,这些经历都是珍贵的回忆。

  笔者认为,校园流行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甚至带着时代发展的烙印。近年来,指尖陀螺、奥特曼卡片、盘手串、木鱼都曾火出圈,但现如今都成了孩子们的“过眼云烟”。所以,面对校园流行事物,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没必要如临大敌,只需把握“包容谨慎”的主基调,多点耐心,正确引导,让孩子们在远离危险的前提下,不妨多包容一下孩子们的童心。何晨薇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中国蓝观察丨炫“十八般武艺” 机器人在...
政策面对面:涉企行政检查,浙江如何规范?
五方面新举措上线,浙江严格规范涉企行...
刘捷在省国资委调研时强调 发挥国有企业...
刘捷在全省民政会议上强调 以民政事业高...
一见·这两次与企业家交流,有一些相同的...
竖屏微视频|卫星瞰“千年之城”雄安的...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
第一视点丨打造一流强港 锻造“硬核”力量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北京全力打造国际...
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作风问题本质上...
潮评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抓常、抓细、抓长
消费进行时丨“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
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百万,背后是...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第一,背后...
跟着总书记足迹瞰“未来之城”
学习笔记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时政新闻眼丨从一场座谈到一场会见,总...
悠悠青团香 浓浓邻里情
液化气使用情况安全大排查
万树梨花开 剪枝修条忙
81岁剃头匠一干就是一辈子
深夜两车追尾 消防破拆解围
小伙遗落现金 银行暖心归还
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四时图鉴”展示胜山之美
掌起戏韵流花探春记上演
亚飞心盾反诈公益园落成
“无废商圈”主题活动重塑商圈新生态
“群治分”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