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吉林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2023第六届“薪技艺”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吉林艺术学院开幕。来自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首饰工作室导师严政秋的金属作品《overused》荣获“薪技艺”银奖,陶艺工作室导师胡成的陶瓷作品《越色风韵》荣获“薪技艺”优秀奖。
2015年,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国内外53所高等艺术院校共同发起“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至今已举办五届,在专业领域中受到广泛的赞誉。“薪技艺”工艺美术展汇集了众多勇于创新、时尚新颖的工艺美术前沿作品,同时也聚集了一批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逐步形成了工艺美术领域沟通研讨的时空桥梁,成为具有中国审美影响力的国际性工艺美术展。此次展览以“感知未来”为主题,展出了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百余所院校的274件工艺美术精品之作,作品涵盖陶瓷、金属、纤维、漆艺、玻璃等多个工艺美术门类,不仅反映出当代青年工艺美术家们的丰富创造,更体现了传统工艺继往开来的崭新风貌。
宁大科院两名特聘教授,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工艺科教授、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学会ISCAEE会长岛田文雄(日)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会长周剑石受邀作为“薪技艺”大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薪技艺”青年工艺美术展共计收到2000余件报名作品,涵盖全国85所大学院校及国外20所艺术院校。经过评审委员的两轮复评复议,最终评审诞生“薪技艺”大奖1件,金奖5件,银奖10件,铜奖20件,优秀奖24件。
宁大科院首饰工作室导师严政秋的银奖作品《overused》作品造型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提梁壶,刻意放大器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等因素发生的形变,将壶身、提梁与壶钮进行比例夸张的再设计。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通过日用器皿超出常理的形变,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身与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关系。优秀奖作品《越色风韵》的核心理念来自于作者对禅意本质的追求和自然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釉色和造型肌理来表现越窑青瓷古朴凝香、纯净高雅的品格。
宁大科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彤表示,科院青年教师作品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专业院校的作品同台竞技并获奖,充分体现了科院教师专业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人才培养“硬实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展示学院师资水平。”
全媒体记者 李佳珊 通讯员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