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章程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检查防汛防台工作,并调研我市杨梅产业。副市长董维波参加。
当前,我市已进入汛期,落实好防汛防台措施不可松懈。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期工程(梅湖水库扩容工程)于去年12月开工,通过水库加高、护岸建设、泵站改造、阻水桥梁拆除重建等工程举措,使梅湖江的防洪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标准,并同时满足梅湖水库下泄流量顺利过境的要求。章程来到工程现场,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并叮嘱施工方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尽早发挥水库防灾减灾效益和景观效益。在匡堰镇乾炳村,章程走现场、看图板,仔细听取了邵岙水库扩容工程、乾炳村溪流整治工程的前期进展情况介绍,要求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持续改善河道行洪排涝条件,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是我市率先应用大棚杨梅栽培新技术的杨梅基地,已建成杨梅大棚12亩左右。章程深入杨梅大棚,拾级而上,一边勘察杨梅长势,一边与合作社负责人亲切交谈,了解大棚杨梅的种植规模、销售价格、预计产量等相关情况。随后,章程主持召开杨梅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座谈会,听取杨梅主产区镇、种植大户、杨梅协会等关于杨梅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章程指出,杨梅产业是我市传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当前要围绕杨梅产业品质提优、品牌提升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观念,编制杨梅产业规划,制定“两品双提”三年计划,引领产业发展。要建立杨梅现代化标准体系,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和品质标准,加快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管控。要强化杨梅产业治理,建立工作专班,分解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凝聚产业发展合力。要打造具有慈溪特色的杨梅大市,统筹打造出一条服务优质富有特色的杨梅产业街。要加强杨梅产业的技术研究,做好指导培训,加快技术迭代,实现品质可控、产值提升。要发挥政策牵引作用,细化政策举措,针对性解决杨梅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确保政策精准滴灌。要培育扶持杨梅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做大做强杨梅产业。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推动慈溪杨梅品牌输出,提升慈溪杨梅质量和杨梅知名度。
全媒体记者 景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