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慈溪先民怎样劳作、生活?近日,慈溪考古新发现——湾山遗址,为研究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以海为生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新实证。
考古前置出成果
慈溪湾山遗址位于横河镇湾山南侧,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布面积合计约3600平方米。遗址堆积深度约0.5米至1.5米,从上至下可分为5个文化层。清理遗迹现象共10处,出土小件标本近90件。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春秋战国、汉六朝和唐宋时期。“该处遗址的发现,得益于考古前置工作的有效开展。”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黄松松介绍,横河属于慈溪最早成陆区域,地下文物埋藏较为丰富。
“考古前置”简单来讲,就是“先考古、后出让”。去年11月,横河镇人民政府计划出让慈横河Ⅱ202302#地块(即湾山遗址所在地块),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要求,做地主体需向文物部门申请对地块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以探明地块范围内是否存在地下文物。今年3-7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荆州博物馆、慈溪市文物保护中心,对湾山遗址开展了1000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将该遗址的考古出土文物运输到了地处北仑区的国家水下文化遗址保护宁波基地进行保护和研究。
据悉,自2022年我市启动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以来,已实施考古前置调查勘探项目79宗,其中,地块调查、勘探面积为5868459平方米,线性工程调查、勘探里程为6800米。近期,G228国道慈溪庵东至余姚梨洲段工程在基本建设考古勘探中发现了22座古墓葬,预估墓葬群时间跨度为商周至明清,文物部门正计划进行抢救性发掘。
海洋文化添新证
在慈溪湾山遗址的出土遗物中,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鱼钩引人瞩目,只见它呈青绿色,长4.2厘米,宽2.5厘米,钩柄较大,呈弯弧形,内有倒刺,钩尖锋利。“这件保存完整的青铜鱼钩,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先民对海洋资源的成熟利用,对于研究宁波海洋文明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丁风雅表示。
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余姚井头山遗址,为研究8000年前中国沿海先民的生产生活与海岸环境变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遗物中有木桨、疑似渔网残块的编织物,也有用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贝器(耜、铲、刀、勺等),以及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距今约7000-53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既有井头山人的海洋基因,也是浙东沿海岛屿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源头,遗址中出土过尖头方尾的独木舟模型器、雕花木桨等,可见新石器时代舟船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普及。
据悉,宁波沿海的象山、北仑、镇海均曾发现战国时期青铜鱼钩。慈溪湾山遗址出土的青铜鱼钩不仅保存完整,其钩体两侧还存在范铸法(一种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留下的范缝,说明宁波地区在战国时期拥有批量化生产鱼钩的技术,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普遍。
先秦聚落掀面纱
一说到浙江的越文化,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故事。《越绝书》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令人心驰神往。
从慈溪湾山遗址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遗物来看,出土陶器以印纹硬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为主,可辨器型包括鼎、罐、瓮、钵等;原始瓷以小型生活用具为主,可辨器型有碗、豆、盂、杯等;青铜器有铜锸、铃铛、鱼钩等;石器有石斧、砾石。印纹陶和原始瓷的发现符合浙江越文化的一般特征。
丁风雅认为,余慈一带发现的先秦遗址聚落址,主要分布在翠屏山东、南麓,北麓以往考古发现较少。慈溪南部丘陵地带属于四明山余脉翠屏山北麓,湾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较多春秋战国时期遗存,保存状况较好,对我们认识这一区域先秦聚落分布特征和时代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献史料的匮乏,对于慈溪商周时期越文化的研究仍有待更多考古发掘。
-全媒体记者 陈益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