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感动宁波 慈溪这对夫妻入围
2025-02-14 08:53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日前,“2024·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市慈善总会报送的《退休夫妻20余载省吃俭用,120万元退休金助力家乡学子》成功入围。

  去年8月28日下午,市慈善总会收到一笔120万元捐款,系由丁水根、丁亚娣夫妻从杭州汇出。“这笔钱是用我们两人多年的退休工资一点点攒起来的,现在全部捐给慈溪市乾明学校,尤其是要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他们的善举既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也饱含了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丁亚娣是掌起镇东埠头村人,今年77岁。幼时家境贫困,父亲丁林见含辛茹苦将5个子女培养长大,一家人受到过东埠头村村民许多帮助。丁父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子女要刻苦读书、努力成才,回报社会。“父亲在世时一直叮嘱我们,等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家乡。”村里人的热心肠和父亲的家训,始终牢牢地印刻在丁亚娣的心中,几十年来,她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与丁亚娣相伴一生的爱人丁水根,今年82岁。丁水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慈溪工作,曾在市教育局教研室担任高中语文教研员,在教育岗位上深耕40余年,对慈溪有着深厚情感。

  退休后,夫妻俩同女儿定居杭州,但一直心系家乡。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朴素,丁水根一件背心能穿好几年。两位老人用对自己的“吝啬”,在20余年间积攒下了120万元退休金。“要趁自己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时,将工资悉数捐出。”丁水根老师率先提出。

  “这么多钱,自己留着用不好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丁亚娣笑了笑:“我们老了花不了多少钱,更愿意把积蓄拿出来帮助家乡有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这也是实现父亲的遗志。”她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打算捐赠家里珍藏的大量书籍,希望通过微薄之力,助力孩子们成长成才。

  “我们将按照丁老师和丁师母的意思,成立‘丁林见教育基金’,用于助学,将‘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风尚传承下去。”乾明学校校长李少军说道。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丁水根、丁亚娣夫妻第一次投身慈善公益。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已经将每月近半的工资拿来资助金华武义县的多位学子,承担他们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学费。“未来,我俩会继续助学,这让我们很幸福。”丁亚娣告诉记者。

  全媒体记者 韩雅依 通讯员 胡依依

   责任编辑丁洁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西班牙...
娃娃学消防
盐碱滩变成“新粮仓”
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坎墩“引才入企”推动“产才融合”双向奔赴
横河“红美人” 抢跑国际赛道
神马绿色创新点燃千亿新材料产业引擎
集中整治“小耳朵” 城镇颜值再提升
学习·知行丨总书记要求高标准建设海南自...
说“闻”解字·“智”能点亮新“质”,展...
总书记琼粤行 | 记者手记:千年潮未落,...
奋战四季度 夺取全年胜丨前三季度浙江规...
数说“十四五”丨五大亮点,看浙江综合...
闪亮“十四五” | 浙江交通投资总额预计...
刘捷在省社科联代表大会作经济社会发展...
王浩在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强调 加...
时习之丨“柚”见乡村好风光
联播+|立足大湾区 读懂总书记“火车头...
时政微纪录丨谋篇落子展宏图——习近平...
【好评中国】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数字化动力
【有理有句】38.83元,见证一位老党员的...
【理响中国·一线探新】闽海潮涌映丝路
好评中国|全民全运,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此行间·“体育强则中国强”!跟着习近平...
习近平致电祝贺康诺利就任爱尔兰总统
人民财评:“两新”精准,彰显宏观调控...
人民热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理响中国·薪火“燃”青春】讲述真实的...
【理响中国】共赴东方之约 共享中国机遇
学习时节|从荔枝到金柚,总书记的甜美祝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