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春是针织毛衫传统淡季,可今年全国毛衫重要制造基地——河北清河却一反常态提前进入生产旺季。在兴利智能针织共享工厂,300多台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在智能操作系统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高效运作,将一缕缕纱线编织成精美的针织产品。对此,公司总经理朱立先十分感慨:“这主要得益于与慈溪慈星公司合作共创的共享工厂模式。原来我们小、散制造模式接不到外贸订单,现在通过这个集群化、共享化的模式,外贸订单越来越多。满负荷运营使设备利用率到位,规模、成本、交期优势全面体现,一招制胜就会步步领先。”
清河羊绒产业历经40多年发展,已形成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布到制衣的全链条产业集群。随着电商销售突飞猛进,传统生产模式已很难适应电商销售快速变化的需求。为此,以制造能力共享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共享为支撑的数字化共享经济新模式应运而生。
“2024年我们投资实施这一共享工厂新模式,慈星股份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有一线成型机装备,还有整体设计、技术培训、管理运维等多个方面。在这里,不仅可以共享设备,还可以共享设计服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等。”朱立先如此称道针织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方位赋能针织毛衫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慈星共享模式”。
慈星股份已与清河国际羊绒高端针织产业园、河北联怡供应链共享平台、兴利智能针织等多家共享服务平台合作打造了多家共享工厂。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共享工厂的生产效率总体提高46%,成本节约15%。目前,累计60多家企业从共享工厂模式中受益。
开创一线成型机+柔性定制云平台的针织智能时代,慈星股份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持续创新,业内率先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和云技术的针织毛衫柔性供应链平台,在制造业服务化上大胆突破,除赋能生产管理数字化,还在柔性制造上拓出新“蓝海”:大数据能快速分析流行元素,助力“快时尚”。衣服的款式、花型、大小都能基于“云定制平台”,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量身定制,时间更短,且成本与大批量生产接近。
打通制造业服务化“最后一公里”,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2021年以来,慈星股份先后在国内四大毛衫制造基地之一的山东海阳、浙江桐乡、河北清河、广东大朗建立了一线成型研究院,其职能主要是帮助下游客户推进共享工厂建设,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和效率,实现从OEM转型ODM。仅去年9月,慈星一线成型研究院已为桐乡天山羊绒、四川幕织和友衣穿等客户提供了数字化工厂升级改造服务,完成1163台设备的联网和针织柔性供应链管理系统的部署。至今,共助力建成共享工厂16家左右。
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屠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