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周巷开展“撂荒地”整治与农业效能提升,让“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通过创新模式、统筹施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田治理工作迈向新台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精准施策,采取“清理+轮作+生态修复”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清理季节性撂荒地1700亩,推广油菜轮作与沟渠疏浚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效盘活零散土地资源,又新增油菜种植面积,实现经济效益与农田养护双提升。同时,引入科学手段治理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遏制其蔓延态势,保护本土生态平衡,为农业生产筑牢生态屏障。
示范引领,以创建农田治理示范村为契机,形成“以点带面、全域联动”的治理格局。目前,三江口村等10个村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通过集中流转土地3000亩,推动碎片化农田向规模化经营转型,从源头破解土地闲置难题。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经营创造条件。
聚焦重点,实施“线性攻坚”行动。以7条主要道路及37条村级主干道沿线农田为重点整治区域,通过统一规划、连片整治,沿线农田的沟渠、田埂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既美化了乡村风貌,又使农田利用率显著提升,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网络。
攻坚克难,针对历史遗留的农田违建问题,周巷镇开展“农田棚舍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拆除违建棚舍51处,其中杭甬高速复线两侧重点点位25处。做到老旧棚房应拆尽拆,对必要的农用看护房进行改造提升,还原农田风貌,保障耕地红线。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杨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