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日前,市档案馆接收市民捐赠的杨贤江翻译著作《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29年版)。此书填补了市档案馆馆藏中杨贤江早期译著的空白,为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史料。
杨贤江先生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有《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著作。此次市民施立平捐赠的《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29年版),是杨贤江先生的翻译著作。在译序中,杨贤江先生对该书的价值作了阐释,认为其“在青年教育上及儿童教育上,实可说是供给了许多参考资料”。
捐赠者施立平先生出于研究杨贤江先生的目的,去年在购书网站上淘到了这本《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29年版),阅读之后觉得十分具有价值,因此萌生了将其捐赠给市档案馆的想法。“收藏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看到,捐赠出来却能够为更多想要研究杨贤江、研究慈溪地域文化的人提供帮助,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施先生说,在市档案馆里,这本出版于上世纪的图书也能得到更专业的保管。
“今年是杨贤江先生诞辰130周年,此次杨贤江译著的入馆,既是市民对档案事业支持的缩影,也体现了市档案馆征集工作的实效。”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市档案馆为丰富馆藏资源,主动出击,转变“坐等接收”传统模式,多措并举推动档案征集工作。建立“名人档案库”并动态维护,持续补充茅理翔、钱海军、魏敦山等名人手稿、证书等百余件档案入馆;举办主题展览,如“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起源和传承图片展”,通过展陈促进档案征集;结合重大纪念活动,联合媒体发布相关档案资料征集公告,吸引市民广泛参与。
守护城市记忆,传承文化薪火。“市档案馆欢迎社会各界捐赠珍贵档案,我们也将继续做好档案的征集、研究与利用,更好发挥档案‘存世、资政、育人’的功能。”该负责人表示。全媒体记者 马安娜 通讯员 孙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