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减肥三分靠动,七分靠吃。但有些人越减越重,有些人光喊口号不付诸行动,或者盲目减重,减减停停,如此反复,让身体误认为处于应激状态,体重不减反增,更有甚者,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周央环特意来给大家讲讲如何科学减重。
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超重和肥胖就像“两个小恶魔”,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很多慢性病的“导火索”。那么体重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周医生介绍说,成年人肥胖分别以BMI(身体质量指数)和腰围2个指标进行判定。BMI公式就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通过计算BMI和腰围测量可以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处于正常值。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超过24是超重,28及以上则属肥胖。成年男性腰围超90厘米、女性腰围超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
对于如何科学减重,周医生建议要吃动平衡,制造能量缺口。超重或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吃和动不平衡,所以减重的关键是控制总能量摄入,做到“够了就好,少吃一点更好”,同时要把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出去,坚持“多动一点更好”。
周医生补充道,从饮食方面来说,要控制膳食总能量,学会估算食物的能量,避免摄入过多。主食可粗细搭配,多吃热卡低饱腹感强的蔬菜和低卡水果,适当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注意控糖和控油,远离酒精和甜饮料。同时,放慢进餐速度,调整进餐顺序,餐前喝水,先吃蔬菜,再吃肉和主食。从运动方面来说,选对运动方式很关键。可选择快走、游泳、骑车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进行燃脂,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此外配合哑铃、弹力带、平板支撑等进行无氧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周3次以上,日常建议多走路、爬楼梯。
“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个性化的膳食干预(各种营养减重膳食)、运动干预,心理支持以及其他有益于减重的行为改变等。如果通过充分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减重,可以在严格评估后考虑医学治疗进行干预,如药物或手术治疗。”周医生补充道,为了更好地帮助有需求的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市人民医院于每周六上午开设了体重管理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开设了由内分泌和临床营养科联手的减重联合门诊,方便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一站式就诊,从评估到干预,为患者提供全程护航。
全媒体记者 韩雅依 通讯员 孙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