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选这个树干,上面挂上对应喷施浓度的标签。然后再去选几个类似的枝干,以这种大枝干为单位,在不同的方位多挂一点”“喷的时候保持点距离,别靠得太近了,要喷出雾状”……日前,来自宁大科院的李旭博士带着学生来到观海卫镇的润德果蔬专业合作社杨梅种植基地,现场进行杨梅疏花指导和实验。
当天上午10点,记者走进润德果蔬专业合作社杨梅种植基地,温润的暖风裹挟着淡淡花香扑面而来。李旭博士团队正在田间忙碌,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兑水、挂标签、喷施等工作。李旭介绍,这已经是他们第二年来此进行疏花技术指导和实验了,这次主要是为了细化去年那款疏花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和时间。
据了解,合作社负责人李凯杰承包了200亩山地,共种植有荸荠种杨梅树500余棵。眼下正是杨梅疏花的关键期。
“通过合理的疏花疏果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杨梅树的挂果量,减少大小年现象,优化果实品质。”李凯杰表示,以前他使用的疏花药剂比较随意,梅农自己配置的、网上找的或市场上卖的,都尝试过,但效果不太理想。去年与宁大科院合作后,杨梅树的挂果率得到了更合理地控制。
“对于植物激素的使用量不好把控,量多量少都会有较大影响。所以我们今年按照不同浓度梯度进行不同配比再次做了实验。”李旭说道,和传统的疏花剂相比,他们通过多次试验,将植物内源激素合成疏花剂,再作用于植物,不论是对生态环境还是对果树都更加友好。目前,他们还在继续实验调整,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李凯杰向记者介绍,4月20日开始,他们将人工进行第二次疏花疏果,直到5月20日,这一个月基本上都将在山上对杨梅树进行精品化管理。“通过和高校合作,杨梅树的管理效率和精品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500余棵杨梅树以前人工疏花疏果要十多个人,现在四五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因为这个疏花药剂效果好,效率提升了50%左右。”
慈溪作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产业对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为有效提升杨梅品质和产品附加值,李旭博士依托宁波市农业种质资源挖掘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和慈溪市现代农业学院等平台,开展杨梅矮化砧木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工作、研发果实智能分选设备、新型生态保鲜手段和果实发酵酒工艺等技术。为推动科研成果落地,李旭博士还组建了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定期深入种植基地,通过“科研院校+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展技术培训,带动农民增收。
全媒体记者 李珍燕 通讯员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