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以文化特派员为纽带,将书香浸润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近日,由市图书馆、桥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五部门联合举办的“秋雨故里文润瓷乡”主题活动在该镇图书馆拉开帷幕,通过青年研读会与非遗体验两大板块,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创新动能。
作为余秋雨故里,桥头镇深挖桥头籍知名人士资源,组织30余名青年代表与知联会(新联会)成员共读《吾家小史》。在该镇文化站站长沈伟恒的引导下,青年们从文学赏析、创作背景等维度展开研讨。“余先生笔下的故园情结,正是当代青年需要守护的文化根脉。”参与研讨的倪泓政感慨道。现场通过立体化解读作家人生轨迹,成功唤醒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
文化特派员在此次活动中发挥着核心枢纽作用。市图书馆馆长李霞霞以特派员身份,现场示范木活字印刷技艺。从选字排版到施墨拓印,青年们通过指尖触摸感受千年活字温度。“每枚字块都是文化密码的载体。”李霞霞边指导边阐释,“特派员的使命就是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宁波工艺美术大师施尚剑则将青瓷课堂搬进现场,手把手教授拉坯塑形技艺,让青年在泥土揉捏中体悟“秘色瓷都”的匠心传承。
活动现场设置的漆扇制作区同样人气高涨。在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指导下,40余名青年将现代审美注入传统工艺,创作出融合水墨意境与时尚元素的漆扇。
“文化特派员制度有效破解了专业资源下沉难题。”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已建立“1名特派员+N个文化阵地”的服务网络,接下来将以乡村阅读推广计划为载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特派员的专业赋能,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瓷乡文化IP”。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蔡芳洁 赵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