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籍的墨香与新时代的生态理念在湖畔交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杜湖边展开。4月19日,“山水共读·阅见卫城”世界读书日暨观海卫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在该镇鸣鹤旅游片区活动中心举行,30余名青少年与阅读爱好者在春日山水中探寻文化根脉,共话绿色发展新篇章。
据悉,活动通过“文学创作+生态宣讲”立体呈现,创新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内涵。中国作协会员岑燮钧围绕“虚构与现实的文学对话”开启分享,将鸣鹤古镇的马头墙、河埠头等文化符号编织成文学图景。“用文字重构家乡,既是对三北大地的艺术致敬,更是对绿水青山的永恒礼赞。”他展示的《猫眼》一书中,以青石板路蜿蜒伸展作为生态保护的线性叙事。
在这次主题宣讲活动中,慈溪越窑秘色瓷文化促进会会员、青瓷文化宣讲员王小颖以青瓷文化为轴,开启了跨越千年的智慧长卷。她特别解读了陆羽《茶经》中“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的记载,揭示青瓷和茶文化的渊源。“如今慈溪正通过创作青瓷主题电影、青瓷吉祥物、表情包等新形式,探索青瓷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以数字技术活化传统工艺,让越窑青瓷的古老窑火在云端延续。”王小颖说。另一位宣讲员宋一顺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将瓦窑头从工业废墟到生态公园的涅槃历程呈现在眼前,带来触手可及的生态蝶变故事。他呼吁现场听众共同守护好家乡环境,践行“两山”理论。
活动现场,书页翻动声与自然鸟语和谐共鸣。在“绿书签”创意环节,同学们将采集的花卉与叶片制成生态绿书签,写下多读书、读好书的承诺。“这种将生态元素融入阅读的方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绿’字的分量。”00后读者龚欣洛展示写有“书香常伴青山在”书签时说道。
本次活动创新构建“生态阅读”新场景,通过青瓷文化解码、生态治理案例等多元呈现,让“两山”理论在青年群体中实现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下步,我们将持续开展‘湖畔读书会’‘非遗生态课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以文化浸润、理论宣讲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媒体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徐吉 宋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