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部门新闻

几张老照片 道出慈溪县越剧团的梨园旧影
2025-05-13 09:27   稿源:慈溪日报

  “这是几张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1980年上海静安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等人应邀来慈溪商业演出,在县政府招待所门口留影纪念。随后他们在招待所和慈溪越剧团演职员工交流并进行专业辅导,现场气氛热烈。”时任慈溪越剧团党支部书记的陈珊岳讲述起那段时光,眼神中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芒。

  据陈珊岳回忆,1976年8月他调任到越剧团,紧接着在10月就迎来戏曲创作在题材、样式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当时越剧团排演的有两出戏,分别是古装越剧《十五贯》和现代越剧《洪湖赤卫队》。但在越剧团发展之路上,也遇到了缺演员、缺剧本、缺道具、缺服装等各种现实困难。

  为了让越剧团焕发生机,在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1978年12月招收了第一批20名新学员,其中包括原来京训班有基础的演员,第二批、三批又分别招录8名,并邀请了吴笑笑、张少鹏、丹桂红、张秀英等越剧团老演员对新学员进行唱腔、白口、动作等越剧基础培训。“一方面把其他团请进来演出,让学员观摩表演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派青年演员去上海越剧院、省小百花越剧团及省级艺校进修与深造。”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蛰伏多年的越剧团重新绽放。陈珊岳回忆说,通过培训,学员的戏曲艺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当时演员青春靓丽,朝气蓬勃;节目推陈出新,捷报频传。第一部古装越剧《血手印》上演后在宁波轰动一时,特别是到余姚剧院演出时,连续上演了27天,每天两场,场场爆满。随后排演的《玉蜻蜓》因为有我团名角张惠君等老演员与陈丽炯等年轻演员精彩的同台出演,更是一票难求。在宁波大会堂演出时,许多戏迷连夜排队只为购买到次日的门票。

  据记载,慈溪越剧团成立于1953年,1968年至1976年间曾改名为“慈溪县文工队”,1978年复名为“慈溪县越剧团”,1987年4月因连年亏损撤销,该团演职员工被另行安排工作。陈珊岳拿出一张在1978年越剧团复名到1987年撤销期间全体演职人员的合照,该合照摄于2006年10月纪念越剧诞辰100周年。“一共应到101人,实到95人,后来,这批人中大多数被分配到全市各单位各系统工作,我们群众文化生活的活跃,离不开这些人的推动。”

  近期,陈珊岳也很关注“慈溪超有戏”2025金黄道地戏曲大会,“‘慈溪超有戏’活动面向社会,能激发更多新老戏曲爱好者参与,是个非常好的活动,希望越办越好!”

  全媒体记者 韩雅依

   责任编辑陈旭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公牛311万奖励宁大科院优秀教师
莫让“球瘾”变“赌瘾” 一男子组织赌球...
周末缓降温
900年古樟树长白蚁 网格员及时跟进处理
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村新画卷
“家门口养老驿站”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
附海“新娘舅”队伍 给矛调注入温暖力量
慈溪秘色瓷年产值破5000万
新浦成为我市北部休闲运动基地
桥头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联播+|三日两信 见证中国开放决心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时政微观察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
蓝媒热评丨“浙”里服务 向“智”而行
今年前8月浙江外贸出口增长7.7% “新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