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本地玉米抢“鲜”上市
2025-05-15 08:58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日前,记者在浒山菜市二楼看到,新鲜的玉米在蔬菜摊位上有序排列着。摊主王阿姨告诉记者,目前售卖的玉米是自己种的,刚上市没多久,数量并不多,每斤售价12元,“虽然现在的价格还普遍偏高,但有不少老饕愿意花高价尝尝鲜。”

  “这个糯玉米很好吃,我昨天刚来买过,老板你给我便宜点呗。”“你给我挑嫩一点,我爱吃嫩的。”另一个有玉米售卖的摊位也围满了前来采购的市民,摊主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能卖空两麻袋玉米,价格每斤10元,种类包括水果玉米、糯玉米、甜玉米。陈师傅告诉记者,挑选玉米时可以观察果体大小,小的相对较嫩。另外,鲜黄色、比较湿润的玉米须说明玉米比较新鲜。

  除了本地玉米外,外地玉米因种植环境和技术不同,成熟时间比本地玉米早,所以提前占据市场。蔬菜摊的摊主李大哥向记者透露:“我的玉米是从外地批发来的,价格相较本地产的会便宜些,每斤5元。等五月底六月初本地玉米大量上市,价格也能降下去。不过想吃嫩玉米,还是得趁现在,再过段时间,玉米长老了,口感就没这么好了。”

  除了线下热闹的菜市场,线上团购的糯玉米活动也早已在四月底开始,“4斤玉米只要28元,每一枚都很饱满,老嫩刚好,吃起来糯叽叽有鲜甜味道。”团购负责人洪女士表示,“我们的玉米都是现摘现发,最大程度保证新鲜度,不过目前玉米的销量还不是很稳定,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几十斤,有时候只有少量的订单。”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气温升高,玉米作为夏季时令单品,市场需求会逐渐增大。新鲜口感的本地玉米,性价比高的外地玉米,方便快捷的线上团购玉米,为市民们提供了多样选择。全媒体见习记者 单铖燕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致力永久睦邻友好 树立区域合作标杆——...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产业新业态拓展...
凝众志者成其远
第一观察·现场 |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史...
时政微观察丨石榴花开满枝头
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省级结对帮扶泰顺团组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多彩海报丨“浙”里城乡协奏曲
buff叠满!浙江助力游戏产业扬帆出海
发动机浙江造!朱雀三号一级动力系统九...
浙江经济的首位与新高
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共同推动中新全面战...
“和睦与团结就是幸福与财富”——习近...
中国蓝观察丨村BA、村超、村羽……“浙...
“前店后厂”升级版
5月浙江经济韧性持续显现,新动能持续成长
浙江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
时间轴丨习近平同志的福建金融印迹
习言道|一首诗、两部剧、三句谚语,读...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
记者手记|汇聚共进力量 托举共同繁荣
时政纪录片丨书写中国中亚合作新篇章—...
共享电单车“硬件”升级 提升暑天骑行舒...
我市公路探索更科学高效养护模式
西华头村“片区协同”激活“后陈经验”
市水利局三管齐下筑牢梅汛防御“安全堤”
诸暨市党政代表团来慈考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