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观海卫镇东工业园区,无人机在巡航时发现一企业存在违规扩建迹象。AI系统自动比对建筑轮廓变化,建筑轮廓线突然“生长”,巡查系统立刻拉响警报,即刻生成工单推送执法终端。
这是该镇以科技之翼重塑基层治理格局的缩影。这座以工业强镇闻名的智造之城,通过构建“低空+”智慧治理体系,将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城市管理、生态保护、应急响应等领域,为破解传统治理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面对基层治理中数据分散、盲区众多的痛点,我镇以科技破题,启动全域数字化测绘工程。”观海卫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搭载先进传感器的固定翼无人机,完成全域约150平方公里正射影像采集,构建分辨率优于5cm的数字孪生底图,耗时7天就完成了传统测绘需2个月的工作量。在这张动态更新的“三维活地图”上,5个智能机场组成的空中网格全天候待命,138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实现每日巡检,山林、滩涂等复杂地形情况尽收“眼”底。
据悉,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无人机巡检700余架次,巡检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检查频率同比提升30%的同时,行政成本同比减少60%。“特别是在耕地保护领域,热成像技术让夜间违法焚烧无所遁形,执法人员可根据精准定位15分钟内赶到现场,实现全天候、立体式巡查处置,开启智治‘全知视角’。”在河湖巡查工作中,无人机突破了传统人力巡查存在着岸线长、地形复杂、视野受限等制约因素,通过自主飞行高效完成巡查任务,发现排污口后可近距离多角度拍摄,助力定性取证。
“过去靠‘人工地毯式排查’,现在用‘算法秒级筛查’。”执法人员感慨道。今年以来,借助无人机航拍证据链,使9起违建在施工初期即被拆除,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快处理,实现“露头就打、动土即查”的精准治理。
记者了解到,这套“慈溪智巡”系统的智慧内核,在于构建了“感知-分析-处置-反馈”的治理闭环,实现“低空+”与两违治理、生态环保、城市管理、应急救援、交通管理等17类应用场景落地。当数字治理的触角延伸至街巷阡陌,算法算力拓展宜居宜业幸福卫城的同心圆。通过高空视角、快速机动、智能分析,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商业中心、学校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巡航,体育赛事、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实时追踪,山林、水域等复杂地形的盲区覆盖……无人机正成为民生安全的“空中卫士”。在城市建设领域,实景三维模型为城市规划装上“智慧大脑”。通过融合GIS和BIM技术,对镇域内新城、东西工业园区等5个重点区域进行了实景三维建模,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地利用分析提供直观、精确的数据支撑。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人力密集型到科技赋能型,我镇正探索更加高效、精准、智能的‘空地一体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推进智慧城市的深度建设。”观海卫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全媒体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