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大妈们,咱们敬老院旁边有一面花墙,走,我带你们去拍几张时髦照片!”掌起镇中心敬老院院长、“宁波好人”王伟热情地招呼着。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戴着彩色墨镜、草编礼帽的老人们笑逐颜开,站在缀满风车茉莉的花墙前摆起造型。银发与鲜花相映成趣,定格了这个初夏最动人的画面。
这面曾经无人问津的老宅旧墙,是王伟无意间发现的“宝藏”。她提议镇里将其改造成花墙,又特意带着老人们来“首秀”。“老人家开心,游客们也跟着来打卡!”王伟自豪地说。如今,这处“网红墙”,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浪漫。
“老人们平时就喜欢拍各种短视频,我们就想着把云端风景搬到他们脚下。”掌起镇相关负责人的这番话,道出了基层治理的温情密码。当平均年龄超80岁的“银发网红”们用200米步行丈量幸福,这份独具匠心的孝老实践,恰似《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在掌起,慈孝故事如春风化雨。身残志坚甘当“百家娘舅”的“中国好人”邹黎明;以身作则,带动女儿、外孙女接力守护敬老院的“浙江好人”董彩娣;20年如一日侍奉病榻的“宁波好人”裘优萍;在桃园里为老人们拍美照的千万粉丝博主良田……该镇以制度创新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让孝悌薪火生生不息。
慈孝从来不是独奏曲。掌起镇创二代协会会长戎凯波带领百余家企业,将“孝亲敬老”写进企业发展备忘录。“我们从小听老一辈讲,发了家也不能忘本,不仅要孝顺自家长辈,有能力的话,要照顾更多人。”戎凯波表示,近年来,掌起镇创二代联谊会“80后”“90后”会员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便前往掌起阳光托养中心、掌起镇中心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到关爱老年人的事业中,积极为掌起镇老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书声琅琅的掌起初中,可听到学生们在早晨齐声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掌起初中多年坚持日常礼孝教育的缩影。该校以“明礼、扬孝、敬廉、守信”为校训的初衷,始终坚持以“礼孝”文化浸润学生心田,把礼孝文化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校园里随处可感受到礼孝文化的强大磁场。
熏陶之下,一大批明礼知理的“新孝”少年涌现。有学生每日坚持早起,为工作繁忙的父母做好早饭,也有学生主动为邻家腿脚不便的爷爷洗衣打扫、聊天陪伴,更多的是自觉承担家务,礼貌对待长辈。“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少年们躬身续写慈孝新章。
全媒体记者 郑琳 孙佳韵 通讯员 茅译文 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