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量外地杨梅涌入本地市场,外地杨梅是否安全,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流通领域杨梅专项治理行动,对水果批发市场内的云南、浙江兰溪等外地杨梅开展突击检查,通过“浙食链码”溯源与实验室检测双管齐下,严防外地果品安全隐患,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5月23日上午,慈溪农贸城水果交易区堆满了来自云南、福建、金华等地的杨梅,前来选购杨梅的市民络绎不绝。检查中,胜山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胡红裕对外地杨梅商户的进货票据、农残检测报告进行了仔细查看,并通过扫现场墙壁上张贴着的“浙食链码”,查看商户是否将所售产品上链,同时督促市场管理方每天对进场杨梅进行快检。
“消费者可通过扫‘浙食链码’查看杨梅产地、检测报告、物流信息等全链条数据,这一做法既避免了外地杨梅被误认为本地产品的风险,又通过信息透明化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慈溪农贸城水果交易区相关负责人马希说,随着外地杨梅销量持续走高,他们严格要求商户落实杨梅食品安全制度,同时加大对外地杨梅的快检频次,确保每一颗杨梅都能安全入口。
当天,市场管理方在执法人员监督下对市场内8家经营外地杨梅的商户展开重点排查,共抽检云南、兰溪杨梅8批次,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防腐剂、甜味剂等高风险指标,并依据《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对部分商户存在的“浙食链”上传信息不全、产地证明模糊等问题责令当场整改。
自今年5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杨梅经营主体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目前已开展外地杨梅监管性快检30余批次,发现农药超标2批次,均对问题杨梅进行了下架销毁处理。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健全农批市场自检、第三方检测、监管部门快检“三位一体”检测工作体系,深化定性定量检测衔接,及时堵截问题杨梅流向消费市场。
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陈芳圆 胡红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