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中如何平衡孩子之间的爱与关注,化解孩子的心理困扰?”“孩子疑似有多动症,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生活该怎么办?”面对家长们的连环追问,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微笑着回应:“孩子的心理困扰,根源往往是‘需求未被看见’。家长少评判、多包容,多给孩子稳定的爱和理解,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近日,宗汉街道与成均心动·幸福心理实践基地联合举办“如他所是,惟我所愿——养育和教育的最佳境界”教育专题分享会,吸引了全市近400名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代表参与。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李玫瑾教授以及孙艳萍老师联袂开讲,为陷入“功利化养育”与“同质化教学”焦虑中的家庭带来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玫瑾教授首先作主题分享。她从“早年养育与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当前许多家庭在追求“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过程中,恰恰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养成和天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与潜能,‘如他所是’是教育的基础,‘惟我所愿’则应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合理期待。”在高端论坛环节,三位专家围绕“从功利塑造到本真支持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度对话。郑日昌教授从心理测量角度阐述了如何科学识别孩子的天赋与特质,李玫瑾教授则提出了“心理抚养”的日常实践方法,孙艳萍老师分享了多个家校社协同支持家庭教育的实操案例,为与会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参考。
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面对“班主任如何平衡共性教学与个性尊重”“家长怎样调和兴趣培养与学业要求”等现实问题,专家们给出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一位家长表示:“来之前心里装了一堆困惑,听后像拨开迷雾,教育核心是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心理教育知识,这趟来得值!”
据悉,宗汉街道今年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2场,惠及4000余人次。接下来,还将推出父母大学、幸福大讲堂、心理研学等系列活动,打造“15分钟心理服务圈”。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徐檬 施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