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由祈禧电器牵头,联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月立集团共同申报的“人形机器人柔性装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获批宁波市“科创甬江2025”重点研发计划,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能。谈及这一校企合作项目,受聘于祈禧电器的“科技副总”、来自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王贤成教授感触颇深:“未来,在车间装配线上,工人和机械手将在同一条产线上协作,实现人机协同的高效生产模式。”
“科技副总”是指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一批科研人员赴企业兼任“科技副总”。作为2025年由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联合认定的省派“科技副总”,王贤成教授表示,祈禧电器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自担任公司“科技副总”后,校企双方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作攻关、科创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更为紧密。由双方联合实施的“破茧成蝶:数字可信工厂推动小家电品牌升级”产业数字化应用案例,成功入选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祈禧电器还依托宁大科技学院、吉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同开展小家电数字化工厂专项攻关,成功打造了小家电数字工厂“祈禧模式”,并入选省制造业“云上企业”。
当前,如何让科研人员“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打通产学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课题。近年来,坎墩街道通过“校企合作提需求+高校出人才+企业出资金+政府给支持”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科技副总”引才机制,致力于将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该机制旨在通过柔性引才,将高校院所的科研专家“嵌入”企业的决策层与研发一线,精准破解企业在技术革新中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产业创新与学术科研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目前街道已拥有1名省派“科技副总”、1个省博士后工作站、6家省级研发中心、4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9名市领军及以上人才。这一系列举措开展以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街道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37项,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95家次,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亿元,对接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330余人。“我们希望更多的高校人才走入企业,为企业突破科技创新瓶颈把脉定向、对症开方。”街道工业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副总”机制,坎墩街道真正实现了将“外援”变为“自家人”,有力助推了产业创新发展。
据悉,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以“科技副总”为纽带,支持更多高层次人才向企业集聚,聚焦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人才引领带动。同时,持续深化企业与人才的靶向匹配机制,推动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精准对接,探索高端人才项目落地全过程资源导入,全力打造“企业出题、政府搭桥、人才解题”的科技赋能新模式,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全媒体记者 景锦 通讯员 邵青 陈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