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科技引擎新动能澎湃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慈溪“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二
2025-11-14 09:17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十四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创新强市”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厚植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新优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创新成绩单。从勇夺“科技创新鼎”到“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五年翻两番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攀升,慈溪正以昂扬姿态迈向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动态优化“上林英才”计划升级版,建立产业链招引人才和产业项目储备人才“双向互通”引才机制,加快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这里不仅有好政策,更有让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一位入选“上林英才”计划的海归博士道出许多创业者的心声。通过动态优化“上林英才”计划升级版,我市创新建立产业链招引人才和产业项目储备人才“双向互通”引才机制,犹如一张精心编织的招贤网,让四海英才近悦远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加快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站和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吸引着各方顶尖人才。“我们还鼓励企业布局市外‘人才飞地’,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智力资源的柔性流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青年人才是创新的生力军。我市通过实施“青英弄潮”“青苗回归”“青创筑梦”“青声助力”等系列行动,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培育壮大青年才俊队伍。同时,推进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新时代“上林工匠”计划,加强应用型、技能型“金蓝领”培养。按照规划,到2025年将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新增高技能人才3万名,累计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超35%。

  服务留才环境持续优化,建设“人才大脑”,打造前湾人才大厦等一体化人才服务综合体,构建精准化人才服务体系。全面放宽落户政策,为各层次人才提供精细、优质的户籍服务。持续优化人才生活“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保障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居住地或工作地就近入学,构建起全方位、精准化的人才服务体系。

  平台赋能构建区域创新“新体系”

  如果说人才是创新的种子,那么平台就是培育创新的沃土。我市深植创新生态,依托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慈溪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市内高校院所,全面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创新支撑体系能级,让创新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创新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推进与市内外知名高校共建研究机构,探索建立检验检测平台、共享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支撑体系。智能家电、关键基础件、汽车制造、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实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全覆盖。加强市内科创平台资源统筹整合,深化完善市场化改革与共享机制建设,串珠成链打造“上林科创走廊”。

  成果转化是创新链条的关键一环。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大市场4.0版,建设宁波科技大市场慈溪分市场,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对接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在这里,创新要素如活水般流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创新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独行快,众行远。创新推广“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专家服务团+签约教授”等形式,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主动参与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以科创“飞地”为载体,推动科技成果在慈溪转化。

  企业领航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构建领军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企业梯队。

  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市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提质”计划,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办、大中型企业孵化派生、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慈溪领办创办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单项冠军培育成果丰硕。我市健全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机制,强化全链条培育。支持单项冠军企业围绕主营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数据显示,到2025年,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以公牛、卓力、韩电、月立、先锋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家电产业链,2025年营收预计超千亿元。

  企业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我市鼓励企业设立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健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基本覆盖,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主持、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产业能级持续提升。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我市“3+3+X”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

  创新保障体系是支撑创新的坚实底座。我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优化资金投入方向领域,提高后补助、滚动支持、分期拨款比例,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同时,强化知识产权多元治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专利全覆盖,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布局,重点支持企业加大发明专利和高价值专利创造,谋划建设制造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

  创新潮涌前湾,科技赋能三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产业鲜明、协同创新、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劲科技动能。随着“上林科创走廊”的不断完善和人才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慈溪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科技之光。

  全媒体记者 郑琳

   责任编辑陈旭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泰国国...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网...
习近平主席复信激励青年汉学家和国际中...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用“三个相...
壹视界·微视频|“我们的中华体育健儿要...
消防科普零距离
“楚河汉界”论英雄
修剪行道树 为安全“加分”
科技引擎新动能澎湃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新浦重拳出击 筑牢工业质量安全底线
匡堰有了义警组织
我市三维发力织密劳动者“安薪”防护网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
宗汉“网球村落”项目落地
与兴趣一起成长
如果古代有热搜:#慈溪改名#这事能挂538年
“古塘新韵,智汇城芯”好物周火热开启 ...
连晴日暖秋气爽
江雯雯:用镜头记录乡村故事
一张蓝图绘到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微视频|人生能得几回搏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与老一辈艺术...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丨管理服务跟上...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天凉催热 年糕香
田间收获满心间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贯彻 党的二...
大学生创业大赛12强项目巅峰对决
时代农业入选 省绿色食品品牌典型案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