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工资,太感谢了!”近日,在我市一建筑工地务工的罗师傅通过“安薪在慈”平台提交用工方欠薪线索后,仅过2天便收到了被拖欠的7000余元工资。这一案例,正是我市构建根治欠薪治理新格局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以“防风险、保权益、促和谐”为目标,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数智赋能、深化协同联动,打造了“预防-处置-共治”全链条治理体系,为劳动者权益提供切实保障。
机制筑基,全流程防控织密“安全网”。以“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严惩”为核心,构建闭环治理机制。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联动各镇街开展书面审查、开工第一课等主管监管,累计覆盖企业超8000家,从源头减少欠薪苗头。同时,“安薪在慈”平台整合多渠道线索,实现24小时响应。今年1至9月份,处置国家平台欠薪线索同比下降3.3%。对欠薪违法行为“零容忍”,2025年以来作出行政处罚22件,列入失信黑名单12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7件,形成强力震慑。
数智赋能,精准监管打造“智慧盾”。聚焦非工程建设与工程建设领域,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在非工程建设领域,通过“低小散”企业专项整治,推动欠薪问题源头化解;在工程建设领域,创新实名、实薪、实卡、实时“四实”管理制度,依托“甬薪精管”系统实现农民工实名管理、工资全流程数字化留痕。目前,全市新建项目“四实”管理覆盖率达100%,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线索同比下降24.68%。此外,信用监管倒逼企业落实责任,2025年以来督查工程项目278个,对25家企业实施信用扣分,限制其在招投标、融资等环节的资格。
协同共治,多元化机制构建“联合盾”。推动部门联动、司法助力、信用惩戒深度融合。建立人社、公安、检察院、法院“四方联动”机制,2024年以来移送涉嫌欠薪犯罪案件36起,法院判决16起,有效打击恶意欠薪。司法部门开通绿色通道,2024年法援中心办理欠薪案件173件,社治中心三窗接待咨询2500余人次。同时,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环节限制其参与。2024年以来,已公示处罚及失信案件102起。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高莺 沈陆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