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这是一份干燥的数据,展示的却是今年“森林慈溪”建设将呈现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全市将新增平原绿化造林5000亩以上,完成山地造林抚育3500亩、宁波市泥质基干林带200亩,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公里,创建宁波市级及以上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22个。
根据“森林慈溪”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2010年秋以来,我市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目标,全面推进“森林慈溪”建设,实施“10+1228”行动计划。三年多来,全市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2.6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造林3.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78%,人均公绿面积达到13平方米,宗汉街道等9个镇(街道)创建为宁波市级以上森林城镇,宗汉庙山村等59个村(社区)创建为宁波市级以上森林村庄。2012年12月,我市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验收,去年12月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今年,我市将在更加注重绿化养护管理和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突出做好增绿量、增质量、增涵量‘三增’文章。”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增绿量为重点,推进平原绿化建设。在城区绿化方面,以城区生态造林、道路造林、河道造林为重点,继续深入实施“四边”绿化和公园绿化,注重景观配置,增加城区森林覆盖率。在村镇绿化方面,结合“珍贵树种进百村”行动,深入推进森林系列创建,加强城镇、村庄绿化工作的科学规划,抓好村庄“六片林”工程,提升整体绿化水平和档次。
以增质量为重点,实施山地造林抚育。在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上,开展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工程,争取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达到8万亩,提前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增4971亩宁波市级生态公益林目标任务。加快重点防护林建设,保质保量完成2014年度宁波市泥质基干林带200亩建设任务。在森林抚育经营上,以林分林相改造为重点,采用“封、育、造、补、改”等综合措施。同时发展珍贵树种造林,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完成山地珍贵树种造林500亩,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公里。
以增涵量为重点,提高全民绿化意识。扎实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送绿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活动,发展森林生态、休闲、保健旅游,让人们走近森林、享受自然。以提档次为重点,加强绿化规划养护。进一步强化“森林慈溪”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养护管理,注重绿化设计,整体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以强管理为重点,建立长效建设机制,继续加大对“森林慈溪”建设的领导,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积极推进依法治林工作。-记者 鲁奕呈 鲁企望 见习记者 龚益
相关链接:
“10+1228”行动计划 即实施“十大工程”(城区生态造林工程、道路造林工程、河道造林工程、镇村造林工程、庭院增绿工程、废弃矿山覆绿工程、经济林扩建工程、森林培育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森林认养工程等),创建100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200家森林单位、2000个森林家庭、8个宁波市级以上森林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