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把一条软软黏黏的小虫泡在米汤里,一口生吞下去,能治咽喉痛?这在常人看来,暂且不论有没有治疗效果,光是让人生吞,恐怕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日前微博网友“左耳的宁静O_o”就说了这么一件“重口味”的事。
图片来源微博
发这条微博的是徐女士,5月28日她发微博向网友求助:“这么一种软软黏黏的虫子,是否真的可以治疗喉咙疾病?据网上查证有效果,但生吃实在不敢尝试呀!”
5月30日,记者联系上徐女士,她说,最近喉咙底痒痒的,有时候还有些隐隐作痛,声音也变得沙哑。做母亲的看女儿难受,心疼,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个“土方”,说是把“涎涎螺”泡在米汤里,喝下去能治疗喉咙痛。
母亲爱女心切,特地跑到沟渠边找“涎涎螺”,费了好大的劲,终于“逮”到一条。母亲又给她煮了米汤,把这条身长两三厘米的小虫放了进去。
“妈妈说让我生吃,我当时就惊呆了。”徐女士看着一条暗褐色的虫子在碗里蠕动着,怎么也下不了口。“看起来太恶心了,根本没有勇气吞!”
微博后面,许多网友纷纷跟帖表示“重口味”,“感觉不靠谱”,“实在太恶心”。网友“棕树林”表示,虽然看着虫子觉得恶心,但也有些治疗效果。“主要是用来降火的,建议把虫子用淘米水养干净,再用滚水烫烫就吞下去。”网友“慈溪汉堡”更是戏谑地说:“弄些胶囊壳,装进去吃就不怕了。”“慈溪儒农2013”则理性地表示,这种土法不可靠,不妨尝试一些中医疗法,“平时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才是王道。”
随后记者咨询了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的卢晓峰副主任中医师。他看了图片说,这种小虫子叫做“蛞蝓”,慈溪土话也叫“涎涎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确实有人用它治疗喉疾,现在毕竟医学发达了,对付咽痛有很多办法,不建议大家生吃蛞蝓。
什么道理呢?卢晓峰说,蛞蝓本身属寒性,具有一定的清热利咽喉的作用,或可消肿解毒。人在吞下蛞蝓之后,它身体的粘液就会挂在喉道上,起到一定缓解疼痛的作用。有人吃蛞蝓治咽痛,原理就在此。不过,因为是野外的蛞蝓,我们很难保证它不携带病菌、寄生虫等。对于胃寒人群,食用蛞蝓可能导致腹泻。“盲目食用这些偏方,可能会得不偿失。”医生提醒说,如有咽部不适的患者,还是到正规医院就诊。-记者 冯茜 通讯员 张薇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