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聚焦

慈溪25项新政弥补生态环境“短板”
2014-08-24 09:31   稿源: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8月24日讯3年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0%,水耗下降12%;PM2.5等污染物年均浓度下降1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70%以上的农村住户受益。

  近日,慈溪市委全会通过《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美丽慈溪的决定》,确定25个方面的新措施,举全市之力向生态环境“短板”宣战。

  根据《决定》,到2016年,“美丽慈溪”建设的主要指标将达到国家级生态市标准,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制度健全,将慈溪打造成为“美丽浙江”的先行区。

  今年年初,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先期启动。上半年,通过媒体曝光,排摸出“黑河、臭河、垃圾河”200条,已清理垃圾河92条,67公里黑河、臭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完成“三河”整治投资3653.25万元。

  慈溪民营经济发达,截至6月底,工业企业已超过3.5万家,数量位居宁波首位。然而,慈溪产业发展集聚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156家。“多、小、散”的工业企业在给老百姓带来创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层次低、资源浪费大等问题。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破坏,成为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短板”。

  对照国家级生态市的“最高标准”,慈溪从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体系五大方面,全方位制订25项“铁腕”政策,决心以生态环境改善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开展重点污染行业专项整治,全面清理现有对生态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企业项目。计划到2016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3年下降10%,水耗下降12%。

  同时,花大力气优化人居环境。3年内各乡镇街道建成区内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全市空气中二氧化硫、PM2.5等污染物年均浓度下降10%,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70%以上的农村住户将受益。

  下半年,慈溪还将启动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性系统规划建设,研究出台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指导意见。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纪录片《淬心》第四集 | 险易不革其心
研习路:一份发展战略的时代回响
壹视界·微视频|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7000车位“巨无霸”首航宁波舟山港,国...
“浙BA”点燃夏天!这场“全民篮球派对...
人民日报点赞的杭州“公物仓”,是个什...
浙江各地乡村夜市火爆出圈 探寻烟火气里...
经济大省挑大梁丨加强产供对接 外贸优品...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6)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改革开放只有进...
学而时习之|铭记历史就是为了开创未来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第一观察 | 这份发展战略彰显深沉而持久...
学习书签丨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学习手记 | 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联播+|激活蓝色经济
【光明时评】物流稳健增长 实体经济加快...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
“我们的产品越卖越火啦”——“两新”...
经济日报金观平: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陈中柱:英勇无畏的...
我市开展防汛防台综合应急演练
晴热高温仍在持续 下周有望“退烧”
老人山中迷路 多方联手寻回
手抖、心悸、消瘦…… 当心中招“甲亢”
杨梅销售进入倒计时 错过再等一年
八旬老人陈如生:巧用南瓜蒂刻出“金石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