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日,一非法加工作坊主因环境违法行为被传唤到司法联络室,通过劝导,当事人当场打电话让家属停止生产并拆除生产设备。这是我市实施环保司法联动机制以来,又一起让当事人主动停止环境违法行为的成功案例。
我市积极创新机制,着力破解环保执法难题,提高环保案件执行效率。环保司法联动机制实施三年多来,已对946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强制执行,查封187家,司法拘留12人,有效破解了环境违法案件难以执行的困境。
2012年1月,市人民法院进驻环保局设立司法联络室,并确定每周四为司法联络日。“这样,环保司法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司法联络室成立后,环保司法联络员及时梳理出环境污染大、群众信访多的案件,提前对强制执行案件进行调查摸底,为下步现场强制执行做好相关的准备。环保司法联动,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引入了司法提前劝导机制,将违法行为消化于执行前。通过司法劝诫,告知被处罚人不及时履行处罚决定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及时督促被处罚人停止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司法提前劝导机制已成功劝导3位当事人主动停止违法行为。
加大违法打击力度,营造环保执法威慑力。环保案件集中执行助力市委市政府重点生态环保工作,自去年以来,市环保局联合市人民法院、市水治办、供电、“三改一拆”办等部门开展多次联动执法行动,对违法排放水污染物的环保案件实行强制执行,有力配合了全市“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大力响应“全市生态建设百日攻坚战”,强势打压非法废塑料加工行为。在全市开展的废塑料专项整治过程中,通过环保司法联动,对废塑料行政处罚案件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予以强制执行,保障了非法废塑料生产经营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巩固。
市环保局还以司法联络室为纽带,联合法院每年定期开展“环保案件强制执行月”活动,对环保强制执行案件开展专项行动。仅去年,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进行集中强制执行的案件就高达324件, 146家企业停止了相关的加工生产并拆除了生产设施。■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邱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