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近几日,本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称城区道路两侧的垃圾桶很多是开放放置,虽然给市民倾倒垃圾带来一定便利,但容易招致蚊蝇、散发臭味,给周边环境卫生带来影响。同时,一些垃圾收运车在收运过程中也存在着“滴、漏、洒、扬”等现象,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昨日上午,记者根据市民反映来到了浒山街道金一路,发现这条道路沿街摆放的垃圾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脏污问题。一家烟酒店的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虽然每天都会有环卫工人来收,但是因为垃圾桶没有盖子密闭起来,常常会有小狗小猫把垃圾叼出来,拖得到处都是,“而且因为桶是破的,还会有污水流出来,现在天气慢慢热了,污水特别容易发臭。”
记者又来到了浒崇公路与开发大道交叉口附近,发现一家建材店门口不仅垃圾桶内装满了垃圾,桶旁边也放着几大袋生活垃圾,风一吹,垃圾桶周边的废纸、包装袋又飞到了马路上……附近一家店的店员将一袋垃圾扔至垃圾桶旁后,就准备扬长而去,记者上前询问,得到的答复是:“这条路上没有看到别的垃圾桶,看大家都扔在那里,我就扔在那里了。”记者又采访了这家建材店的店主,这名店主表示,这个垃圾桶是他们自己放的,环卫工人每天都会来收,但因为这条路上没有其他的垃圾桶,附近几家店的垃圾都扔在这里,垃圾产生量比较大,倒变成了脏乱差死角。“如果能换个有盖子的、大一点的垃圾桶就好了,这样苍蝇、蚊子就不会飞进去了,垃圾也不会满出来,味道也会小一点。”
途中,记者又偶遇了一辆垃圾运输车,因为车内垃圾已超出“负荷”,原本可关闭的车盖只能敞开着,车厢底部还不断有深色的渗漏液流出,这辆车一路开一路洒,本来干净的路面反而被弄脏了。
尽管我市早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但仍存在着垃圾桶周边变脏乱差死角、倾倒垃圾桶出现“二次污染”、垃圾清运车辆滴洒漏等问题。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为切实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程度,我市正在积极推进针对现有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的改革工作,预计4月15日起将先行在中心城区主要市政道路两侧实行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新模式。请广大市民届时予以积极配合。■记者 郑琳 通讯员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