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高考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2017-06-07 09:07   稿源:慈溪日报

  这些年,每当看到那些质疑高考的报道,我总会想,如果没有高考,我现在会怎么样?我会比现在过得更好还是更坏?我会对生命的意义表现得更乐观还是更悲观……往大的一点想,全国貌似我这样的寒门学子、农民之后,如果没有当年的高考,我们还有哪些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兵,做生意,出去打工或学手艺,再有就是去流浪。还有木有?我不知道其他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在我有限的想像力中,似乎只有这几条路可走。而且,稍加比较就会发现,考上大学确实是上上之选(没有之一)。因为,那时候,一旦考上大学,意味着你就跳出了“农门”,成了“公家人”,就端上了“铁饭碗”,就成了村里乡里甚至小县城里的“名人”。

  这种能带来“名利双收”的高考现象,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发端,数十年间直接左右着以亿万计的考生的命运,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深刻变革。有数据显示,高考录取率从40年前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70%多,高等教育普及率也超过40%。高考,使我们这个国家从失序走向正常,从封闭走向开放,也为社会底层提供了一条公正公平的上升通道。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伴随高考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在突显,比如公平透明问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分省录取方式问题,再如农村考生录取总量及质量问题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让高考这条“阶层上升通道”的功能渐渐褪去华丽的外衣,它已不能再像当年那样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这一点,从近几年来家长乃至考生本人对高考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比如阿拉慈溪,高考期间围在各考点隔栏守望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直在持续减少,2016年已经是“门可罗雀”,今年恐怕只会更加静悄悄。

  好在,决策层已在正视这些问题,并有了改革高考的决心,今年浙江的“新高考”就是这种决心的体现。虽然目前评价它成功与否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非常明确——这次改革,显然不是希望高考还像几十年前那样“一考定终身”,而是要让它仍能肩负最公平、最主要的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使命;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环境将日趋健康,阶层上升的通道、社会公平的实现方式也将走向多元。到那时候,高考将真正称得上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我当然希望这一天能早些到来。(斯人)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原声·重阳|尊老敬老情
拾光纪·“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壹视界·习主席“典”亮APEC合作路|“唯...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
浪潮解码丨从“意念控行”到“神经修复...
翻开消费经,浙江“银发族”有自己的小确幸
刷新“购物车” 扩大“朋友圈” 浙江“...
1.3万家企业集结!浙江“买手团”即将奔...
“十五五”看民生丨“浙”里欢迎你
“新”视角看“十五五”中国发展新图景
时政微视频丨人间重晚晴
学习手记 |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学习新语|“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
时政微观察丨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
学习·故事丨这份敬老情 习近平发乎于心...
重磅微视频丨共创共享亚太美好未来
微视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壹视界·微视频 | “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
视频画报|携手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市民见证团现场共话期盼
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站站房打下首桩
研究部署“两新”深度融合、农村生活污...
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学习手记|在亚太这片大海中扬帆前行
一图速览!“十五五”规划建议61条
拾光纪·坚韧长久!习主席等十余年前种下...
拾光纪·坚韧长久!习主席等十余年前种下...
人民领袖|总书记为何说“不谈新发展理...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就中芬建交75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