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桥城评论

高考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2017-06-07 09:07   稿源:慈溪日报

  这些年,每当看到那些质疑高考的报道,我总会想,如果没有高考,我现在会怎么样?我会比现在过得更好还是更坏?我会对生命的意义表现得更乐观还是更悲观……往大的一点想,全国貌似我这样的寒门学子、农民之后,如果没有当年的高考,我们还有哪些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兵,做生意,出去打工或学手艺,再有就是去流浪。还有木有?我不知道其他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在我有限的想像力中,似乎只有这几条路可走。而且,稍加比较就会发现,考上大学确实是上上之选(没有之一)。因为,那时候,一旦考上大学,意味着你就跳出了“农门”,成了“公家人”,就端上了“铁饭碗”,就成了村里乡里甚至小县城里的“名人”。

  这种能带来“名利双收”的高考现象,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发端,数十年间直接左右着以亿万计的考生的命运,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深刻变革。有数据显示,高考录取率从40年前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70%多,高等教育普及率也超过40%。高考,使我们这个国家从失序走向正常,从封闭走向开放,也为社会底层提供了一条公正公平的上升通道。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变化,伴随高考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在突显,比如公平透明问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分省录取方式问题,再如农村考生录取总量及质量问题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让高考这条“阶层上升通道”的功能渐渐褪去华丽的外衣,它已不能再像当年那样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这一点,从近几年来家长乃至考生本人对高考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比如阿拉慈溪,高考期间围在各考点隔栏守望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直在持续减少,2016年已经是“门可罗雀”,今年恐怕只会更加静悄悄。

  好在,决策层已在正视这些问题,并有了改革高考的决心,今年浙江的“新高考”就是这种决心的体现。虽然目前评价它成功与否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非常明确——这次改革,显然不是希望高考还像几十年前那样“一考定终身”,而是要让它仍能肩负最公平、最主要的以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使命;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环境将日趋健康,阶层上升的通道、社会公平的实现方式也将走向多元。到那时候,高考将真正称得上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我当然希望这一天能早些到来。(斯人)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
说“闻”解字·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
亲子探秘自然角
“浙BA”热吹进幼儿园
便民服务暖人心
山水相逢处,一堰定“匡堰”
我市年报智能化服务工作入选长三角信用...
余志明送出“金奖番茄苗”助残疾农户增收
雷笋、冬笋大量上市
抗美援朝老兵傅万久获爱心企业暖心援助
“横有心意·河你惠玩”好物周启幕 特色...
新浦一农场 专业育秧卖服务
附海稻田运动会绘就“溪上稻乡”振兴图景
逍林五年大投入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各地推动全会精神宣讲“声”入人心
锻强创新第一动力 放大制造特色优势 实...
研究部署我市智能家电品牌提升工作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新华社推出系列微纪录片《总书记关心的...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硬核”港口,何...
一块石头的故事
解码“十五五”|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
学习·知行丨习近平情系文艺事业发展
杭州92岁老人摔倒在家中被救,猫猫队或...
浙江土特产家底有多丰厚?来农博会一站...
新设立的这个机构,专为浙商出海服务
钱江观潮丨王德花:从灶台走向舞台
钱江观潮丨“群侠”际会,搅动流量山水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