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应志森(右上)在参加放映员业务培训,学习制作电影海报等。
在过去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能看场电影那是很多人渴望的。上世纪80年代,电影开始进入辉煌时期,多座慈溪乡镇电影院及县电影院相继落成,很快就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银幕上演绎的一个个美妙的声影故事,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电影成为不同年代人们美好记忆的载体。
1979年,20岁的应志森来到慈溪县电影公司,成为一名放映员,这对他来说有点梦想照进现实的味道。在当时,放映员除了放映电影外,还要自行制作海报和“土电影”(幻灯片),在电影放映前介绍电影放映时间及大致内容,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放映员是多面手,要能写会画,还得能说会唱……”应志森说,幻灯片是静态无声的,放映员有时候就得打着快板、唱着越剧唱出来。
应志森翻出了一张老照片给记者看。这张照片显示的是1989年市电影院会议室内,电影公司对放映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场景。背景墙上显示的电影《销魂刀》《血溅秋风楼》等,都是当年最新上映的电影,字体颜色都带着过去那个时代的味道;会议桌上,来自全市各地的放映员或用画笔、直尺制作海报,或在玻璃上一笔一划地描绘制作幻灯片。
在应志森的记忆里,80年代最受热捧的电影是《红楼梦》和《少林寺》,在县、乡镇两级电影院连续播放,盛况空前,称得上万人空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电影从胶片时代逐渐过渡到了数字时代,成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的娱乐活动。与此同时,走过去计划发行路数的电影公司陷入了低潮。2002年,在当时的旧城改造中,老电影院被拆除。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全市各镇级电影院陆续被改造拆除。
这期间,慈溪电影人开始化整为零,一支支放映小队送影下乡,为观众奉献精彩的电影。手中的设备由三四人才能搬动的胶片放映机,换成了一人就能完成放映的数码放映机。2005年6月,慈溪电影广场在虞波广场设立后不久,应志森开始使用电脑制作动态、有声音的“土电影”,告别了用笔描绘海报、幻灯片的时代。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商业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为了看一场电影需要走上三四十里路的时代早已远去,现今走进影院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视听效果,也可以选择在家看制作精良的数字大片。
光影的魅力从未消散。只是在光阴的流转中,人们从不同材质的银幕上体验到了酸甜苦辣与爱恨情仇,形成了不同时代的专属记忆。电影这样一个小小窗口,也在一旁悄悄见证了慈溪数十年来的变化。■全媒体记者 杨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