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小桶入户 大桶变靓 变废为宝
崇寿全域统筹纵深推进垃圾分类
2019-08-20 10:25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开栏的话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报今起推出专栏“垃圾分类进行时”,介绍各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做法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家家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慈溪城市新时尚。

  慈溪新闻网讯 昨天上午,崇寿镇傅家路村的施佳乐吃好早餐后,将家里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了细细分类并装入小桶,然后分别倒进离家不远的分类大垃圾桶。

  施佳乐是傅家路村垃圾分类样板区块的村民,自垃圾分类工作在该镇推行以来,像她一样,每天主动垃圾分类并定点投放,早已成为这个样板区村民日常的“习惯动作”。

  小桶入户,垃圾分类更方便。为大力培养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分类效果,早从去年底,崇寿镇就购买了800个生活垃圾分类小桶,投放到海运、傅家路等垃圾分类村样板区内。“小桶入户”,为每户村民家里发放两个小桶:一个放厨余垃圾,一个放其他垃圾,这一便民措施受到村民点赞。 “免费分类垃圾小桶进门,给我们培训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分类慢慢成了习惯。”村民施佳乐说,马上村里还有新举,对垃圾分类好的村民还有奖励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据了解,“小桶入户”已在该镇各村样板区和机关、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全面推开。

  大桶变靓,村民家园更洁美。村道边的分类垃圾桶如何能够一直保持靓丽洁净?为此,针对以桶换桶过程中出现的240L大垃圾桶破损、污水外流等情况,崇寿镇试点开展垃圾分类袋装化收集,将垃圾桶按照颜色统一内置红、黑、绿、蓝等色彩的垃圾袋,以袋换袋,减少垃圾桶运输中的损耗,也避免了垃圾桶破损带来的污水外溢。同时,改造和新建生活垃圾清洗站1个、新增垃圾桶运输车2辆、更新分类垃圾桶1100个,确保垃圾及时清运和处理。

  崇寿镇还持之以恒开展分类围栏建设,给分类垃圾桶一个固定的“家”。该镇与生活垃圾分类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围栏建设,通过规范垃圾桶放置地点,制定完善垃圾桶分类围栏方案,对所有240L分类垃圾桶统一建设固定围栏。至今,已完成6个行政村的300余个分类围栏建设。今年年底前,该镇计划完成700个分类围栏建设,让分类围栏在各村实现全覆盖。

  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域统筹、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为手段,崇寿镇将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据介绍,今年以来,该镇开展的“变废为宝”行动,将混凝土、废弃砖块等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与庭院垃圾、渣土等分类处置并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处理总量同比下降47.8%。

  “接下来,我镇计划在各村打造重点样板区和宣教区,并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集中投放。”崇寿镇有关负责人说,其中,在傅家路塘角示范区块打造垃圾分类精品区,建立可回收垃圾上门预约收集、分拣、处理体系。■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苗青 陈海锋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公牛311万奖励宁大科院优秀教师
莫让“球瘾”变“赌瘾” 一男子组织赌球...
周末缓降温
900年古樟树长白蚁 网格员及时跟进处理
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村新画卷
“家门口养老驿站”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
附海“新娘舅”队伍 给矛调注入温暖力量
慈溪秘色瓷年产值破5000万
新浦成为我市北部休闲运动基地
桥头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联播+|三日两信 见证中国开放决心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时政微观察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
蓝媒热评丨“浙”里服务 向“智”而行
今年前8月浙江外贸出口增长7.7% “新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