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今年6月末,第一拨入座议事的党员走进了新潮塘党群服务中心。经过前期的民意征集、基层申请、街道审核,最终这一项目使用党建经费得以落地。在装修一新的党员活动室内,新潮塘村的党员开展圆桌夜谈,畅谈村事。
这是古塘街道“党建+项目”运作的工程之一。上半年,街道共提供了161万元资金保障,目前在申报的19个项目中已有11个成功落地。在党建引领下,古塘街道精准对接居民需求,高效提升政府服务,结合居民决策、依法治理、文明先行,提高居民代表、党员的社区事务参与度,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发挥居民“自治”基础作用,为百姓搭好“说事台”。在古塘街道,“居民说事”已制度化运行。各社区(村)已组建说事核心队伍128支,形成社区(村) -网格长-红色网格员(在职党员) - 村(居)民四级说事格局。城北社区居民反映用气难,太屺村村民反映丽都苑人行道破损,孙塘新村反映停车难……民生痛点被一一汇总。街道创新“党建+项目”模式,精准化使用党费,为解决民生痛点提供部分资金保障。在旦苑社区,社区干部、小区楼道小组长、热心小区业主代表组成了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指导业委会当好“小区当家人”。
发挥党建“共治”统领作用,树党建品牌,聚社区之力,加强两网融合管理,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服务优势。横向上,街道实施红石榴先锋示范工程,开展栽“红石榴树”、育“红石榴果”、亮“红石榴籽”三大行动,形成街道片区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区域共建共治,规范基层党组织管理,加大联系服务群众力度。纵向上,古塘街道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积极吸纳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为成员,签订“社区大党委建设共建协议”,凝心聚力,让小社区变成大家庭。界牌社区大党委吸纳了12家非公企业,共同以慈溪先锋驿站界牌号为活动载体,开展了多次志愿活动。辖区内的党员、团员青年、职工、志愿者、社工和多方社会资源犹如被党建磁石吸引,团结一致服务群众。
发挥基层“法治”保障作用,以“一张网”为依托,加快融“网”进“格”,以法治思维谋划社区治理,促进社区稳定和谐文明。街道以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为工作支撑,全面提升基层社会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和平安创建水平。今年以来,该街道密切与市法院的合作,打造网格微法庭,充分发挥61名专职网格员和1900多名兼职网格员作用,实时搜集网格内舆情动态,及时上传各类纠纷矛盾信息,及时提供涉众涉稳信息预警。
发挥人文“德治”先导作用,坚持尚德为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社区治理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该街道以建设“品质古塘、美丽家园”为目标,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建设教育阵地,推进教育项目。自2015年开始推出“做文明尚礼古塘人”主题活动和“最美古塘人”评选活动,以理念传播、风尚培育、典型弘扬、精神践行四大行动为抓手,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新时期群众身边可敬可学的基层典型,激励广大群众争当好人、争做善事。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泛深入传播“文明尚礼”理念,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统筹资源,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媒体记者 孙佳韵 通讯员 奕碧琼 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