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与战友们走在志愿服务的幸福路上——
从“军装绿”到“志愿绿”
2019-12-06 10:21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陈乾岳(右一)参加慰问老兵活动。

  我是地地道道的慈溪人,今年71岁,除去在部队服役的5年,其余时间都是在三北大地上度过的。从东海之滨到幸福之城,这么多年时间里,我亲历了慈溪的改革发展,也见证了慈溪的幸福脚步。

  我1970年入伍,1975年退役。在部队的时间不算太长,对我的影响却足够深远。当初入伍的最大原因是家中的经济条件差,为了缓解家里的窘境,我决定参军。保家卫国、担当责任,这些都是在部队学习到的,可以说部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退伍返乡后,我从事过各种工作,算是跑遍了慈溪的角角落落。一步一个脚印,慈溪的发展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大家的生活不断富裕,但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还需提升的方方面面,社会公益服务就是一个方面。像我这样的退伍老兵,虽然年龄可能有点大了,但仍然有心思、有余力想为慈溪的幸福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可却一直苦于找不到服务的渠道。

  2017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经战友介绍加入了慈溪老兵联谊组织。一番沟通,大家都吐露了希望能为慈溪公益尽一份力的心愿,于是我们积极筹备了起来。在大家的努力争取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2018年1月8日,老兵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了。成立之初,服务队便拥有3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最年轻的志愿者年龄已65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年龄并没有成为我们热心公益的障碍,相反退休之后,我们更有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服务社会。

  从“军装绿”到“志愿绿”,变更的是服装,不变的是为社会奉献的决心。老兵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我们保持了每月两到三次的志愿服务频率,环保、慰问……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加入志愿服务队后,我们这群老兵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一旦有新的微信提醒响起,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又有了新的志愿活动。

  从一滴滴水到一条奔涌的河流,志愿服务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如今,在群主陈秋云与老兵们的团结协作下,老兵志愿服务队已经发展到89位队员。从公益志愿到重温革命老区,我们退伍老兵的生活不仅愈发多彩,更充满了意义。参与公益服务,不仅成了我们老兵日常相聚交流的渠道,更成了我们真正参与到慈溪幸福进程中来的见证。无论年龄几何,我们都愿意成为为慈溪的幸福保驾护航的排头兵。与战友们奔波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就是我老有所为的小确幸。■陈乾岳 讲述 全媒体记者 杨峻达 整理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微视频|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壹视界·微视频 | “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
视频画报|携手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市民见证团现场共话期盼
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站站房打下首桩
研究部署“两新”深度融合、农村生活污...
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学习手记|在亚太这片大海中扬帆前行
一图速览!“十五五”规划建议61条
拾光纪·坚韧长久!习主席等十余年前种下...
拾光纪·坚韧长久!习主席等十余年前种下...
人民领袖|总书记为何说“不谈新发展理...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就中芬建交75周...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受权发布|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
环卫工人 运动场上展活力
医者仁心献热血
关爱送给失独老人
银龄健步走 共叙夕阳情
坎墩直塘村60余位耄耋老人共同庆生
宗汉好物集结 各类地方风物一站解锁
拍美照
爱满重阳 情暖市集
宗汉越窑青瓷产城融合 点亮“艺术村落”
逍林打造 “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圈
慈溪“银发创视纪”文明实践项目 亮相全...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举行《习近平谈治国...
深学细悟笃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奋...
幸会中国 | 走进大兴安岭,见证生态兴文...
学习新语|“积极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