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80后小伙辞职创业 从微软工程师到"职业破烂王"
2020-01-20 13:31   稿源:华西都市报

  80后小伙汪剑超,一个外表斯文儒雅的西安小伙子,成都一家环保企业的董事长,现在每天的心思都在“垃圾分类”繁琐杂事上。

  很难想象,十多年前的汪剑超还是微软中国公司的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从京城白领到蓉漂创客,从软件工程师到“职业破烂王”,汪剑超的职业身份跨度很大,他说:是宿命,也是梦想。

  奥北环保从创立之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已有27人的规模,在成都和北京两地开展垃圾分类的相关业务。作为团队创始人,汪剑超提出了一个跟大多数传统废品回收企业不一样的理念:“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是革新市民传统理念,我们不是求你把废品卖给我们,而是通过我们一系列措施为想做好垃圾分类的人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自主持续地参与垃圾分类……”

  研究生毕业

  做了微软工程师

  1998年高考,汪剑超考出了陕西省前10%的好成绩,被中科大计算机系录取。

  之所以大学选择计算机专业,跟初中时候一段经历有关。1994年,国内刚刚开始引进计算机技术,当时汪剑超捧起一本比尔·盖茨的传记,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盖茨少年天才,性格任性自我。汪剑超对盖茨心生崇拜,希望长大后也成为盖茨这样的人。

  进入中科大后,汪剑超才发现啥叫“天外有天”:聪明的同学特别多,我算老几啊?

  全国各地尖子云集中科大,让自认为在西安还算出类拔萃的汪剑超到了中科大后,没那么自信了。寝室里的4个同学,相比之下汪剑超是“最笨的”;在他同班同学中,有人成为了小米创始员工,也有人在谷歌总部做搜索核心算法科学家。

  那时中科大毕业生流行两种风气:半数申请出国,剩下多数考研。就算成绩不算太好考研无望者,也成了香饽饽。中科大毕业生是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等很多科技企业争取的对象。

  汪剑超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大四考上了中科院软件所研究生。2002年,本科毕业的汪剑超来到北京中科院软件所开始读研,到2005年,汪剑超研究生毕业,面临诸多的就业机会,最终他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希格玛大厦当上了一名软件工程师,也算是圆了“追随盖茨”的儿时梦想。

  兴趣锐减

  谋求个人创业

  在微软中国总部,汪剑超承担软件开发工作2年,后来转岗做了3年的产品经理。

  从最初两年写代码、搞开发,到后来从事“开发流程、项目设计到与客户沟通”的一条龙服务,汪剑超在微软的5年也算得心应手。作为一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汪剑超体会到了微软这种大企业的规范管理流程,年薪数十万的待遇也还不错,但让他郁闷的是,一些颇为新奇的创意和想法,却很难在大公司得以实现。

  比方说语音功能在移动设备和PC端尝试推行时,汪剑超和他的伙伴们其实已经在语音助手、语音精灵这块颇有研究,他们甚至设计好了场景,也预感到这些技术未来在互联网和其他移动终端的运用,但在微软却难以实现。微软的一项技术从项目设计到过审到项目实施,需要考虑公司总体战略和全球市场,时间会很漫长。2009年,iPhone3率先推出了语音助手“Siri”,让汪剑超特别困惑:其实微软可以更早一步实现的!

  所以当很多同事选择离开微软、跳槽或自主创业的时候,汪剑超也动摇了。他希望到新的机制灵活的科创企业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

  汪剑超后来选择去了北京一家创业公司,从事外贸电子商务。尽管在这家电子商务公司学到了很多公司运作的经验,但他觉得公司的经营理念都是自己不认同的。“一家公司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应当提供相应的社会价值,能够解决一些真正的社会问题。”

  入职一年半后,他开始寻找创业历程的下一站。这时,成都一位朋友向他发出了加盟创业的邀请……

  环保问题

  让他寝食难安

  在微软上班时,汪剑超几乎每年都会去美国出差,在微软总部接触到的环保理念和垃圾处理模式,让汪剑超有诸多感怀。

  有一次汪剑超去美国出差,用完餐后准备去扔垃圾放餐盘,却被眼前的状况搞得有些窘迫:面对一排五六个垃圾桶,他搞不懂餐盘里的零碎东西应该怎么丢。这时同事告诉他,在这里,垃圾分类很严格,厨余、塑料瓶、易拉罐、纸巾等等都要分放在不同的地方,这件小事引起了汪剑超极大的震撼。

  多次到国外出差,汪剑超发现美国和日本的民众很自觉,垃圾分类做得非常仔细,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也能赚很多钱,他觉得这种商业模型其实国内也可以复制,于是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其实40%的垃圾都可以回收,现在却全浪费了,就像干净的水白白流走。如果中国人把每天上万吨的垃圾从源头认真分类,把有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创造的商业利润也一定相当惊人。”

  邀请汪剑超加盟的成都这家垃圾回收公司,模仿美国的“再生银行”项目,居民只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垃圾时就能获得积分,攒到的积分可以兑换礼品。公司将回收的垃圾再进行细分,卖给下游厂商再利用以此盈利。2011年底,汪剑超正式加入这家公司成为执行总裁。

  汪剑超的加入,带来了技术上的飞跃,在微软沉淀的一切关于信息采集、产品研发和资源管理的范式使汪剑超开始大展拳脚。他改变了公司以往采用EXCEL录入信息的低效运营方式,开发了公司独有的信息系统,也创新了居民在垃圾回收过程中的体验,实名刷二维码,App记录居民积分,实时查找垃圾分类信息,独创的具有防盗防翻拣功能的分类垃圾投放桶也申请了专利。

  截至2016年,公司已经覆盖了成都近20万家庭,近600个小区,每天回收超过3吨垃圾,这里面的90%都是可再生资源。

  不过在2016年,汪剑超在商业模式的理念上与创始人产生分歧。思考之后,汪剑超离职重新创业。

  技术创新

  “十元环保袋”理念

  2017年3月,汪剑超与7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成都创立了“奥北环保”。

  不同于之前的公司,奥北环保不再设置分类垃圾箱,而是采用回收点模式,并设计了可重复利用的aobag环保回收袋,居民扫码领取带有二维码并且可以循环使用的环保袋,回收垃圾时以此认证获得相应收益,而袋子在回收称重完成后,还会再次发放到下一个用户手中。这样的运营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迅速开展业务。

  推行垃圾回收业务时,奥北环保首先把目标锁定了校园。

  刚开始,只有一个幼儿园接纳了奥北环保的服务,在幼儿园设立了回收点。一个学期以后,幼儿园因为垃圾分类产生的收益居然有15000多元。很快,蝴蝶效应出现了,近百所学校都参与进来。

  现在,奥北环保还在成都100多个社区设有回收点位,每周大概有十吨左右的垃圾回收。汪剑超说:“一个城市如果有1000个、2000个回收点位的话,基本上整个城市的回收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汪剑超说,现在的回收量还不算大,只能输送给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等回收量更大后,就可以和工厂合作,针对一些特殊的回收物品类研发更好的生产工艺,制作再生产品。在奥北办公室,就有这样一些产品的样品:用牛奶盒子生产的再生纸笔记本、矿泉水瓶拉丝制成的服装。

  在汪剑超看来,这么多年来,垃圾分类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跪求居民来做垃圾分类,而奥北环保的日常却是“向参与垃圾分类的机构与个人收费”,他们的环保回收袋是需要花十元钱认领,付了钱领了袋,才能将收集好的可回收物投放至回收点。奥北回收后会对分类情况做检查,如果做得不对,可能还要罚款。

  这就是他们推行的环保理念:站着做垃圾分类——奥北不再是垃圾分类的服务员,而是最专业的垃圾分类教练员,只负责训练和帮助那些真正想做分类的人做好分类。

   责任编辑戎畏畏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镜观·回响 | 砥柱中流护家园 转型发展迈...
热解读|百团大战到百年老厂 总书记考察...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加快推动慈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与风雨赛跑,他们为残疾果农抢收葡萄!
抢收水稻、排查隐患……台风登陆后 浙江...
50名“老外”,获得这个以西湖命名的奖项
打造更多“数智+”体验场景,浙江发布“...
文润之江丨浙江持续深耕文化研究工程 聚...
经纬线 · 从总书记考察的这个企业,看“...
第1视点|深切缅怀 殷殷重托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率先蹚出一条新路,习...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联播+|激活蓝色经济
本地葡萄迎来采摘旺季
大学生志愿者救助放飞三只领角鸮
凌晨疲劳驾驶 货车追尾半挂车
慈溪队斩获防控组团体一等奖
市场监管异地维权 企业送锦旗表谢意
外卖平台掀补贴战 骑手日送70单忙到“打...
市民夜校助力市民学习
慈溪成为全国非晶合金“创新策源地”
慈溪海关因企制宜助企获取国际贸易“信...
三洞桥村爱心接力十九载 募集善款超1550...
我市建成宁波邮政系统首家生活馆
首批16个镇街标杆运动场建成投用
学习原声|血肉之躯筑长城
学习新语|跟着总书记重温抗战烽火岁月
第一观察 | “七七”这一天,总书记来到...
拾光纪·总书记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感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