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穿海域5.4公里!国内最长过海地铁隧道贯通
2020-01-21 11:26   稿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青岛1月20日电(记者高博)20日,国内最长的过海地铁隧道青岛地铁8号线过海隧道宣布贯通。这也是国内最长的泥水盾构过海隧道。仅用2年零7个月即顺利完成5.4公里过海段掘进,泥水盾构实现220米/月掘进速度,创造了地铁建设新纪录。

  青岛地铁8号线大洋站到青岛北站区间全长7.9公里,其中海域段长5.4公里。由于地质极其复杂,经反复论证确定采用“盾构法+矿山法”对打施工。

  施工方中铁一局介绍说,过海隧道最大埋深达海面下56米,穿越地质复杂多变,共穿越9条断层破碎带,总长约1.5公里,破碎带围岩破碎、渗透性强,且部分连通海水,在如此高压力、长距离、大量断裂带中掘进,施工难度之大,安全风险之高,在国内实属罕见。

  在几十米深的海下地层掘进,有各种致命风险。软弱的围岩和沉积物,可能在掘进过程中失衡。工程人害怕“冒泡”——上方的海水漏进隧道;更害怕“包饺子”——地层坍塌,掩埋机器。摒除这些风险,必须靠先进的勘探和掘进技术,以及一丝不苟的管理。最终根据专家意见,施工采用动态换刀、多方式超前地质预报、防涌防泥防坍塌管理预案等措施。

  中铁一局的盾构机穿越F3、F4两大断裂带长达703米,海底带压换刀及富水软土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巨大。为了有效控制带压换刀安全风险,他们邀请国内知名专业换刀队伍。设备管理精细到每个螺丝,确保施工安全。他们还创新施工,采用气压辅助半仓掘进模式,大幅提高工效、降低损耗、提前工期,创造了过海段泥水盾构月均掘进220米的全国纪录;为解决联络通道施工风险,他们在国内首次采用小盾构进行海底联络通道施工,较常规的矿山法工艺节约2个月工期,且更加安全。

  西侧掘进中多次遇到喷涌的柱状浑水,非常危险。施工方在正线南侧增加了一条平行导洞,是国内首次采用双模式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海底穿越断层破碎带。多种技术如超长探孔及孔内成像技术、机械手臂进行多循环帷幕注浆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

  这条海底隧道的贯通,将为中国未来更大更长隧道的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挥拍角逐 “匹”出精彩
秋日乐游园
“万能”文明为底色 推动发展呈亮色
胜山“我教你敲幸福鼓”激活乡村文化新活力
两千万水利投入为四万亩良田“解渴”
新浦织密 “海塘监管一件事”执法网
附海“溪上稻乡”奏响农文旅融合振兴曲
一场音乐节与一座城市的回响
“烟火气”邂逅“智造力” 观海卫好物周...
5700吨“钢铁骨架”支架搭设完成
残疾人采风团 用镜头定格秋日美景
“新山计划”走进任佳溪古道 “无痕户外...
“文明印迹·宁波20年”微展温情启幕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
时政纪录片丨共谱亚太发展新篇章——习...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0月27日—1...
近镜头 | 习主席韩国之行,向世界讲述这...
记者手记|时代大潮中的远见和担当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谁是浙江三季度“显眼包”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
幸会中国 | 走进西溪湿地,漫步“市内桃...
热解读|亚太拉手 链接未来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全聚焦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