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人人建,文明乡风润民心。日前,附海镇多个村纷纷通过道德评议会的形式,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村民毛婉珍任劳任怨照顾智力残疾的大伯哥30多年,前年大伯哥确诊肠癌,手术后卧床3个多月。期间,大伯哥经常大小便失禁,夏天气味变得更加难闻,可毛婉珍并没有怨言,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大伯哥换洗被褥、清理污秽物。为防止刀口腐烂,她一天多次帮大伯哥翻身、擦洗;为养护大伯哥的肠胃,她每天单独给大伯哥做术后护理餐。而且,大伯哥三次的手术费用都是毛婉珍一家承担的。她不仅让大伯哥外在干净舒适,还让他内心温暖幸福。”在海晏庙村的道德评议会上,大家一起聆听了村民毛婉珍孝老爱亲的故事。
“她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她学习。”“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毛婉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代表和道德评议会委员围桌而坐,畅谈身边榜样事迹,评选本村“道德红榜”。随着“娴熟”运用道德评议会,该村风貌持续向好,涌现了一批好人好事。前不久,毛婉珍和照顾聋哑“前”婆婆的海晏庙村好儿媳邬建飞共同获评慈溪市第三届道德模范。
据悉,附海镇各村道德评议会出台的“红榜”,除了感动人心的好人好事“道德红榜”,还有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文明生活标杆“新风红榜”。在东海村最近一次道德评议会上,村干部陈义将本季度垃圾分类积分前三名的家庭罗列出来,提请会议通过:“根据‘智慧大脑’回传的数据,结合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实地检查,高纪岳家、毛新国家和周国能家这个季度垃圾分类参与率与准确率都非常高,建议这三个家庭进入‘新风红榜’。”东海村党总支书记朱威迪表示,每季度召开一次道德评议会,有效地引导村民养成使用公筷公勺、坚持文明出行、维护公共健康、诚信经营等好习惯,形成人人遵守人人追捧的“新风尚”。
不光要显亮“红榜”,还要挂晒“黑榜”。以“三老一贤”、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为批评监督的主体力量,附海各村道德评议会不怕得罪人,实现了就事论事“见真章”。“道德评议会作为一种柔性手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小到迷信、打架、拌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嫁娶、生娃、丧礼等人生大事的操办,树标杆、立典型,帮教转化。”镇党委委员孙冲波表示,道德评议会发挥了维护文明和谐社会环境的作用,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黄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