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四季调》婉转悠扬,越剧《城隍庙》唱腔唯美,古筝《万疆》弦音铿锵,非洲鼓《金蛇狂舞》节奏激昂……2月10日,胜山镇文化特派员助力文艺繁花绽放乡村主题活动暨“事圆人圆·幸福满圆”元宵喜乐会在四灶浦畔热闹上演,由文化特派员和四灶村村民自编自排的10个节目轮番上阵,迎来一片掌声和叫好声。
寒风飒飒,基层文化阵地热火朝天。去年以来,胜山镇利用文化特派员送文化下乡这一契机,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上百场形式多样、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一场场乡村风味的文艺盛宴。由镇前村村民创作的集体舞蹈《胜览幸福》荣获2024年全市广场舞大赛一等奖,《跳跃的幸福》等大众健康舞以“云传播”的形式,激发了群众投身公共文化事业的热情。
活动现场,胜山镇发布了文化特派员助力文艺繁花绽放乡村计划,6名村文艺骨干受聘为乡村文艺合伙人,四灶村江畔·乡村音乐流淌空间正式揭牌。“通过打造村民‘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培育村民文化生活自我供给能力,实现政府职能从‘向基层送文化’到‘在基层种文化’的转变,从而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艺繁花绽放乡村计划围绕乡村文化艺术队伍孵化、空间打造、技能充电等方面展开,通过发挥文化特派员联动效应,挖掘擅长舞蹈、乐器、声乐的文艺合伙人,结合胜山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文艺团队;充分用好镇前村百姓舞台、四灶村江畔村民广场、胜东村红菱基地等室外场所,搭建“乡村艺术流淌空间”“文化艺术角”等阵地,开展高频、多样、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有效拉近村民与文化艺术的距离,实现“文艺感”和“烟火气”的深度融合;深化启动2025年“周三礼堂夜校”,通过开设地方戏曲表演、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引入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采取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的开课模式、建立学习激励机制等,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湖水碧绿,两岸丹青妙绘;艺术花开,点亮美丽乡村。通过文化、艺术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不仅唤醒乡村的发展潜能,还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升级。近年来,坐落在四灶浦畔的四灶村将自然风光和文艺特色融入乡村建设,通过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四灶浦沿江风情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未来,胜山镇将继续以价值引领、文化传承、文明涵育为重点,推动乡风乡愁、村规民约、文化文艺等活动进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加强特色活动品牌打造,立足基层需求开展服务,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动能,为乡村振兴照亮前行之路。
全媒体记者 陈佳玲 通讯员 胡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