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凉山大地,布拖县的高海拔葡萄挂满枝头,慈布劳动密集型产业园里的机器运转不停,依撒社区广场上的孩童欢声笑语。自2021年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深入实施以来,慈溪市积极响应号召,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结下深厚情缘,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与务实合作,在产业协作、劳务对接、消费帮扶、人才交流及社会动员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亮眼成绩,累计投入协作资金3.04亿元,实施协作项目75个,不断助力布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协作:特色产业绽放经济新花
慈溪市将培育布拖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五年来,累计投入产业协作资金1.5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9个,占协作资金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慈布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的建立,不仅吸引了三家优质企业入驻,而且创造了300余个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尤为亮眼的是,成功引进并本土化种植了明星葡萄品种——“掌生果·罗拉”。其适配布拖高山气候,兼具葡萄与荔枝复合香气,终端售价达每斤120元,远销华东高端市场,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今年,随着葡萄产业的进一步扩建和葡萄育苗公司的成立,一个集研发、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园区正在布拖大地蓬勃兴起。
同样兴起的还有高山蔬菜集群,通过引入蔬菜精深加工企业,构建“种植-加工-出口”脱水蔬菜产业链,年产值可超7000万元,产品远销日韩,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户均年增收1.5万元。
劳务对接:精准施策促进就业增收
围绕“稳就业、促增收”,慈溪推出“五补助、四不愁、三保障、两放宽”特色政策,为布拖劳动力搭建“就业桥梁”。截至2025年,累计开展叉车操作、电商运营、彝绣制作等技能培训61期,覆盖3053人。在凉山州最大易地搬迁安置点依撒社区,慈溪还开发300余个公益性岗位、发放工资990余万元,建设6个帮扶车间吸纳务工2208人次。
今年利用火把节前返乡人潮,组织32家慈溪企业赴布拖举办专项招聘会,提供2800余个岗位,涵盖新能源、日用品等领域,架起“山海就业鹊桥”。目前,已累计组织2203名布拖劳动力赴慈溪就业。
消费帮扶:市场拓展助力农产品飞越千山
立足“慈溪所需、布拖所供”,以消费帮扶平台为基础,通过丰富展销载体,拓宽布拖县农特产品推广渠道,将布拖农产品嵌入“浙江省消费帮扶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活动”“第七届(慈溪)环杭州湾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慈溪年货展销会”“森林音乐节”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同时在慈溪热门CBD成功举办“遇见布拖”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让“布拖味道”走进东部市场,累计帮助销售凉山农畜牧产品2.37亿元。今年进一步拓宽渠道,通过组织农特产品亮相宁波购物季展、宁波前湾新区盛世里-奥特莱斯展等,通过直播推介、“以购代捐”等形式,累计带动销售超2000万元,同时借火把节推动黑绵羊产品签约超500万元,让布拖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
人才交流:组团帮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慈溪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推动干部人才互派互访,累计选派95名技术人才赴布拖开展帮扶工作。在教育领域,成立布拖县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举办首届班主任节、学术节,以“名师带徒”模式培育本地教师队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布拖中学设立2个慈溪班,由慈溪增派教师进行主要学科的教学。在慈溪设立“都慈E+班”培养布拖学子,累计吸纳布拖学子71名,已培养两届毕业班共28名,毕业就业率达100%,其中23名学生返回布拖创业就业,真正实现“学在慈溪、用在布拖”,为布拖县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在医疗领域,引入白内障手术、冠脉CT-FFR应用等新技术,开设耳鼻喉科、精神科等一批空白科室,让布拖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去年以来,慈溪再选派2名党政干部、48名专技人才赴布拖,开展培训3期覆盖557人次,实现“技术留下、能力提升”。
社会共助:全民参与共筑爱心长城
在社会帮扶领域,慈溪市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良好格局。通过落实镇镇结对、村村结对、村企结对和社会组织结对,累计向布拖捐款捐物5294.27万元。
此外,慈溪还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助学、民生治理项目。设立学校奖教奖学基金,推进“千户万灯”计划,乡村“启明计划”,开展“慈布一家亲”文化走亲活动、“青燕展翅”、“快乐成长夏令营”……这些项目成为财政资金之外的重要补充,共同绘就了布拖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五年山海携手,慈溪以“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的担当,帮助布拖实现从“脱贫摘帽”到“振兴提质”的跨越。未来,两地将继续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推进与深化,以创新协作方式为驱动,全面助推布拖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
全媒体记者 叶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