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昨天下午,在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站站房的施工现场,随着旋挖钻机的轰鸣声,首根工程桩被精准定位,钻头破土入地。这一钻,标志着慈溪站站房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更奏响了慈溪阔步迈入“高铁时代”、加速构建宁波北部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长三角南翼门户的铿锵序曲。
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站站房打下首桩。 摄影全媒体记者 王烨江
在高铁慈溪站站房建设工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程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施工准备。据悉,高铁慈溪站是通苏嘉甬高铁全线单体投资最大的车站,施工中标价为10.78亿元。站房位于坎墩街道,主体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包含地上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5万平方米),设计理念深度融合慈溪地域文化特色,以“桥城门户、水韵客厅、站城融合”为核心,旨在打造慈溪崭新的城市窗口和活力客厅。同步实施的站房地方配套工程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将建设包含综合换乘中心、中央拱门连廊雨棚及地面涉铁道路等设施,并设置730个地下停车位,未来将实现高铁、市域铁路宁慈线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极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此次首桩开钻,是我市“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慈溪交通蓝图加速落地的生动缩影。根据《慈溪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正以“融甬、接沪、联杭”为战略方向,全力打造依托综合枢纽和重大通道的宁波北部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慈溪”。通苏嘉甬高铁作为第一条经停我市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其建设进展尤为关键。自2024年9月慈溪段全线开工以来,工程推进迅速,投资屡创新高,我市在高质量服务保障铁路建设工作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铁路篇章的辉煌,不止于高铁。宁波市域铁路宁慈线(慈溪段)已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完成约80%,8个盾构区间全部贯通,5座地上车站全部封顶,3座地下车站主体完成,预计2026年底开通运营。市委市政府把第一条高铁(通苏嘉甬铁路慈溪段)和第一条轨道交通(宁波市域铁路宁慈10号线)作为1号项目,提出了“高质量服务保障好铁路建设”工作总目标。届时,慈溪将正式驶入“双铁时代”,形成连接宁波主城区及周边都市圈的快速通道,深刻改变城市格局与市民生活。
与此同时,作为枢纽核心载体的宁波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56亩,投资估算约30.63亿元。目前,环站北路已全面开工,环站东路、环站西路等配套路网以及配套河道改造工程正加快前期工作,站房地方配套工程也已于本月进场施工,一个集高速铁路、市域铁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从通苏嘉甬高铁的轨道延伸,到宁慈线的盾构掘进,再到G228、中横线二期等干线公路的加快建设,我市正以“东向依港出海、西向杭慈联动、北向沪慈融合、南向甬慈一体”的开放姿态,编织着一张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全力建设“轨道上的慈溪”,持续提升长三角南翼门户的枢纽能级和城市竞争力。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胡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