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贤江老娘舅’的帮忙,我们两家之间的债务纠纷总算解决了!”近日,长河镇宁丰村村民老杨向调解员陈炳良、马海平连连道谢。这场僵持一个月的邻里纠纷,在“贤江老娘舅”们的耐心调解下,双方从剑拔弩张到和和气气,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
邻里闹纠纷?家庭起争执?“贤江老娘舅”来帮忙!现如今,在长河镇,村民有了烦心事儿,“贤江老娘舅”几乎成了“调解”的代名词。今年,这个由长河镇平安法治办与镇司法所联合打造的本土矛盾调解品牌——“贤江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已成为镇域矛盾化解的“生力军”。至目前,“贤江老娘舅”团队已累计处置非警务、诉前纠纷等网上流转事件260余件,矛调中心现场登记的调解纠纷9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用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长河镇、村平安,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记者了解到,在“贤江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团队里,“智囊团”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村级退休治保主任,熟悉村情民意、威望十足;也有专业过硬的司法所退休调解员,精通法律法规、擅长依法说理;更有热心公益的乡贤达人,人脉广泛、善于共情沟通。这支“本土军团”带着对家乡的热爱,用语言拉近距离,用情理化解隔阂,让矛盾调解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无论是邻里口角、家庭矛盾等非警务纠纷,还是合同争议、债务纠纷等法院诉前案件,亦或是镇矛调中心现场登记接受的各类来访诉求,“贤江老娘舅”都能“接招”。团队实行“分类调解+闭环处置”模式:网上流转纠纷24小时内响应,现场登记纠纷当日对接,复杂纠纷联合研判,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今年5月,沧南村一起家庭婚姻纠纷,由于各种原因,双方多次报警,纠纷有激化趋势,经“贤江老娘舅”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化解了双方心结,避免了极端事件。说起调解矛盾的心得,“贤江老娘舅”之一的陈炳良滔滔不绝:“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既讲法理又通人情。”陈炳良告诉记者,面对流转的诉前矛盾,老娘舅们会提前介入梳理案情,会同司法所,用法律条文明晰权责;遇到家庭纠纷,则侧重情感疏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遇到劳动纠纷,协同劳保部门,合情合理合法处置。
作为长河镇平安法治司法调解建设的特色品牌,“贤江老娘舅”调解工作室不仅化解了具体矛盾,更传递了“以和为贵”的社会新风。“老娘舅”们在调解之余,还结合日常工作通过参与网格巡查、开展法治宣传、平安宣讲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镇、村基层社会治理减负增效。长河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贤江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品牌建设,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调解能力,让这张长河特色的“调解名片”更加闪亮。
全媒体记者 景锦 通讯员 赵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