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在长河镇杨贤江故居纪念馆,有一名叫张蕾的红色基地讲解员。作为慈溪市最美(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她向每一位走进纪念馆的参观者,一遍遍深情讲述杨贤江先生的革命故事,在一次次接待讲解中,让不朽的贤江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核心观点:
杨贤江以36载风霜岁月,为慈溪铸就了不朽的红色记忆根基。可见人生虽短,但生命的重量不以长短做衡量。
长河镇贤江支路146号藏着一座古朴小院。130年前,从这里走出一位少年,后来成为了第一位宁波籍共产党员,更是中国素质教育的奠基人,为浙东革命点燃了希望的星星之火。大家好,我是红色宣讲员张蕾,今天,由我来带大家走进杨贤江先生的传奇人生。
杨贤江先生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36年,但生命的重量从不以长短做衡量。如果将这36年分为三个篇章,我会这样向您讲述。
第一段是“学霸逆袭记”。1895年4月11日,杨贤江出生在一个裁缝家庭,他打小就聪明。从私塾到初小、高小,他一路都是优秀毕业生,1917年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还被校方推荐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跟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工作。说白了,他就是个一路被保送的“超级学霸”,连李叔同先生都特别欣赏他,亲笔写下“神聪”二字赠予他。
第二段是“革命战士的坚守”。这是杨贤江先生人生中特别关键的一段,他亲身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曲折发展。1919年,他带领南高师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这是他革命之路的起点。真正的转折点在1921年,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学生杂志》主编。在这里,他能接触到《新青年》《共产党宣言》这些进步书刊,还和沈雁冰(也就是咱们熟知的茅盾)等同事朝夕相处,慢慢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接触共产党组织。
1922年5月,在沈雁冰和董亦湘的介绍下,杨贤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全国党员总共才195名,他可是其中之一!之后,他借着主编的身份做掩护,承担起党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的机密通讯联络工作。在整整1400多个日子里,他始终小心翼翼、认真负责,从没出过一次差错,默默为党中央的安全奉献着。1927年形势危险,他被迫前往日本避难,还担任了留日学生中共组织的负责人,期间还周密安排董必武、林伯渠等重要革命人士安全离开日本。在白色恐怖的艰难岁月里,他的革命信仰从没动摇过,立场坚若磐石。
第三段就是“国之瑰宝”。杨贤江先生写下了《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两本重要著作,还提出了青年要“德、智、体、美、群、劳”全面发展的“全人生指导”思想。这可不就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雏形嘛,也让他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后来李岚清副总理都称赞他是“国之瑰宝”,这可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他的思想让一代代青年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学习成长,始终和党保持一致,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就是杨贤江先生闪耀的一生!他既是信仰如磐的革命战士,更是桃李芬芳的教育先驱。欢迎大家走进贤江故里、草编之乡——长河,亲身追寻先生足迹,感受红色风骨与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