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吃在慈溪 推荐我们身边的美食
2015-01-21 08:43   稿源:慈溪日报

  说起慈溪美食,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能浮现出又黑又大的杨梅,街边转角的老底子小吃,上过电视的坎墩羊骨头粥,最家常的小海鲜。慈溪人对于吃,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本期,我们推荐给大家慈溪本地美食,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小海鲜 大滋味

  杭州湾南岸,绵延的滩涂给慈溪带来了丰盛的小海鲜,梭子蟹、蚶子、海瓜子、沙蟹、蛏子、蛤蜊、泥螺、对虾、鲻鱼、弹涂鱼、海蜇、青蟹、丈鱼,这长长的一串名字不仅出现在饭店的菜单上,也时常出现在慈溪人家中的饭桌上。

  在菜场里,可以直接买到一种叫做“小杂鱼”的东西,这是一道经典的慈溪家常菜。所谓杂鱼,其实就是各种小海鲜的混合,有小鲳鱼、小梅鱼、小黄鱼、龙头鱼和沼虾这几样,买上几两,刚好够一户人家吃上一顿。

  在数十种个头小小、样子萌萌的小海鲜当中,有一种手指大小的沙蟹非常有趣,放在脸盆里,一眼看去可谓是真正的“百爪挠心”。慈溪人常做的一道“酒糟沙蟹”是极鲜美的下酒菜,小蟹带着壳嚼,满嘴香。有时也会用小捣臼把沙蟹研磨成蟹酱,加些盐和酒,装瓶腌制冷藏,早上和咸菜一起拿出来下泡饭,滋味十足。

  慈溪人还常拿海鲜来做的一道菜,其实是炖蛋。弹涂鱼和蛤蜊都是炖蛋的最佳选择,绝妙之处在于,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那一勺鲜到舌根的水蒸蛋,拿来拌饭滋味最好不过。

  街角点心飘香

  除了清一色的海鲜,慈溪又如同所有的城市一样,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小吃,此时的原料不受任何地域限制,是一种最简单的美味。所谓转角遇到爱,对于吃货来说,莫过于此。

  一个生煎包子,或是一碗粥、一碗面,口口相传,食客络绎不绝。

  金山中学对面的那家生煎店,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生煎包子毫无区别,馅料也是用猪肉做成的,到底哪里不同?或许爱上它,是咬下第一口后的满足与温暖吧。或许是因为习惯,习惯了和街坊邻居一起吃吃下午点心。

  又比如白沙老街上的那家肉饼子面,甚至连个店名和门牌号都没有,就轻松拥有了成千上百的铁杆粉丝。看那掌勺的老板,锅子旁放了一溜儿空碗。锅一开,老板就舀起一勺勺沸腾的面汤向每只碗里淋下去,那香味就飘散开来,引得你馋虫满腹爬。只是当这碗面端到面前之后,又会觉得言过其实——不就是酱油汤里放了青菜和肉饼子吗?别急着下结论,吃一口之后,还真就不再质疑它的知名度了。

  坎墩的羊骨头粥,更是大名鼎鼎。这羊骨头粥和店面一样,有着其貌不扬的外表,满满一大铁桶的粥被熬到稀烂。按照自己的喜好,可以添加小葱、盐和辣酱,拌匀,舀一勺入口,完全不用嚼,那鲜味就连着汤一起掉进喉咙里去了。类似这样藏在慈溪街角的口碑美食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是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乡镇,只要你有食欲,就不怕找不到好吃的。

  慈溪招牌菜推荐

  清煮蚕豆

  慈溪产的蚕豆又叫大白蚕豆,看起来没有那么绿,微微泛白,形状较大。饭店里较多的做法是水煮蚕豆,热油炒豆至半熟,加水煮,再加盐炒,上桌时大都是装在一个瓦盆里,没有多余的油和水,只有软糯的口感和清爽的香味。这道菜虽然要用到大量的油,可吃在嘴里时却又不觉得有一丝油腻,十分入味。

  在慈溪,还流传有这样一首歌谣:姆妈喂,要吃豆,啥个豆,罗汉豆。说的就是这种好吃的大白蚕豆。

  另外一种常见的家常吃法是炒蚕豆,有直接把硬豆下锅炒的,也有孵出豆芽后再炒的。观城一带的“盐炒豆”松脆香美,老少都爱吃。还有一种炒豆坚硬但特香,称“石板豆”,大多藏在口袋里,一颗一颗往嘴里塞,“嘎嘣嘎嘣”咬着,有滋有味。

  炒年糕

  年糕在整个宁波都算得上特产,但各个地方的做法却不相同。在慈溪,吃炒年糕的人最多,而且大多是用荠菜炒年糕。不过荠菜受季节限制,不是时时都有的,于是咸菜就往往会拿来做替代品。

  说是咸菜炒年糕,笋丝和肉丝这两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重点还是年糕。年糕被切成非常非常薄的椭圆形年糕片,从下锅到炒出装盘之后,不变色、不粘锅,爽滑清口。这种年糕的口感咬起来十分清爽,韧劲十足。

  干菜泥螺

  龙山所产的黄泥螺,个大、肉嫩,是慈溪人的大爱。他们处理泥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腌制,可烧熟。

  但是对于坐拥丰盛泥螺资源的慈溪人来说,有新鲜的泥螺当然要拿来新鲜吃,于是就有了干菜泥螺在慈溪人餐桌上的风行。据说这样的做法还是一种“山珍”与“海味”的结合,算得上是一味创新菜呢!

  铁板蛏子

  蛏子在小海鲜的排行榜上始终占据很高的地位,因为它的烹饪方法非常多。三丝拌蛏、葱油蛏子、脆皮蛏子、豆豉炒蛏子、蒜蓉蒸蛏子,多种美味选择让它的点击率永远名列前茅。但是只有铁板蛏子这个做法才是最地道也最能体现蛏子的鲜美。

  有了最新鲜的蛏子,在原材料上算是有了充分的保障,照理说这道菜已经非常简单了,事实上做得好坏依然是很容易判断的。只要打开一个蛏子壳,看看里面的肉就知道了。一道成功的铁板蛏子在上桌后,蛏子的肉头依然很厚,要是失败的,那就会缩水许多,大大辜负了好原料。

  红烧小梅鱼

  小梅鱼最好吃的做法是清蒸,新鲜的小梅鱼,蒸出来肉质鲜嫩。但是在许多地方,之所以会选择红烧,往往是因为梅鱼在冰箱里保存的时间较长,失去了鲜味,需要用浓油赤酱来掩盖一番。在慈溪,大可以“浪费”一点,用红烧的做法来对待新鲜的小梅鱼,那又是另一种风味。

  清炒塔苦菜

  塔苦菜确切的说法叫做“塔菜”,味道微苦,因而得名。这种菜越炒越绿,装盘后油光锃亮,非常好看。吃起来比青菜更清口、爽脆,梗糯叶软,口感也是非常好的。加入冬笋或是鸡蛋来炒,更多一份香味。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挥拍角逐 “匹”出精彩
秋日乐游园
“万能”文明为底色 推动发展呈亮色
胜山“我教你敲幸福鼓”激活乡村文化新活力
两千万水利投入为四万亩良田“解渴”
新浦织密 “海塘监管一件事”执法网
附海“溪上稻乡”奏响农文旅融合振兴曲
一场音乐节与一座城市的回响
“烟火气”邂逅“智造力” 观海卫好物周...
5700吨“钢铁骨架”支架搭设完成
残疾人采风团 用镜头定格秋日美景
“新山计划”走进任佳溪古道 “无痕户外...
“文明印迹·宁波20年”微展温情启幕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是打造亚太可...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
时政纪录片丨共谱亚太发展新篇章——习...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10月27日—1...
近镜头 | 习主席韩国之行,向世界讲述这...
记者手记|时代大潮中的远见和担当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谁是浙江三季度“显眼包”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
幸会中国 | 走进西溪湿地,漫步“市内桃...
热解读|亚太拉手 链接未来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全聚焦
未来手机或能“闻”气味?杭州“人工嗅...
5条特色路线!带你从从容容逛“互联网之...
今天,我们如何从和合文化中寻找“养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