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正是雷笋大量上市季节 为何“雷笋村”难觅雷笋
为护一方山水,杜岙村放弃雷笋覆盖改种哺鸡笋,杜湖已连续数年没有蓝藻爆发,到杜岙挖哺鸡笋正当时,同时也可体验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
2016-02-24 08:20   稿源: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在慈溪,菜市场里卖雷笋的摊贩只要说卖的是杜岙雷笋,不仅畅销,还能卖个好价钱。”近日,观海卫镇杜岙村村主任解国海说起杜岙的雷笋,满满的骄傲又带着些许无奈。为了改善和保护杜湖水生态环境,杜岙村放弃使用雷笋覆盖手段,原本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雷笋种植收益减少,赫赫有名的杜岙雷笋如今已渐渐被容易种植的哺鸡笋取代。

  “雷笋村”雷笋

  已难寻踪迹

  观海卫镇杜岙村,曾经是慈溪最大的雷笋生产供应基地,因为“猪粪+砻糠”覆盖提早雷笋上市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远近闻名。每年春节前后,正是雷笋大量上市的季节,但如今记者走遍全村都已经找不到一处砻糠覆盖的雷竹园,雷笋在杜岙也难寻踪迹。

  “杜岙村约有900户约2500人左右,以种植杨梅、竹子等为主要经济来源。”杜岙村书记童国军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杜岙村在老书记解礼尚的带领下,试验推广“猪粪+砻糠”覆盖技术,提早雷笋出笋时间,“正常情况下在三四月份上市的雷笋1月前后就能上市了,经济效益大大提高。那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种雷笋,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如今,声名赫赫的“雷笋村”为何难寻雷笋踪迹?原来杜岙村地处杜湖水库的源头,连年过度覆盖使下游的杜湖水库水质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雷笋上市旺季加工的废水也往往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排杜湖,污染相当严重,一到夏天,蓝藻频发。童书记说,2010年以前,杜岙村就引导村民逐渐减少雷笋覆盖技术的应用,目前已全面停用雷笋砻糠覆盖技术。近年来,杜湖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已连续数年没有发生蓝藻爆发现象。

  容易种植的哺鸡笋

  渐渐替代雷笋

  雷笋一度曾是杜岙村村民的“摇钱树”“命根子”,没有了雷笋的收入,村民的经济收入怎么办?村主任解国海告诉记者,杜岙村村民懂得识大局、顾大家、舍小家。“目前村民主要种植毛竹、杨梅等林业经济作物,还有不少村民下山到鸣鹤、师桥一带企业打工增加收入。”不再使用砻糠覆盖后,村里还取缔了几家养殖场、农家乐和雷笋加工厂,极大地改善了杜湖水生态环境,保障了杜湖饮用水安全。

  解主任领着记者到村子里走了一圈,发现村里种植有不少类似雷竹的竹子——哺鸡竹。解主任介绍说,两种竹子外形相似,但相比雷竹,哺鸡竹的竹节比较突出。在一片竹园,记者按照解主任教的方法找了一圈,发现只有零星几颗雷竹,其他种植的都是哺鸡竹。

  “没有了‘猪粪+砻糠’覆盖,雷笋的产量骤减,收入少了,村民种植雷竹的也就少了。相比雷竹,哺鸡竹出笋容易,对温度、湿度要求都比较低。村民在自家屋后的地里新种一片哺鸡竹,上市季每天能出四五斤笋,产量很高。”解主任说,现在村里到处可见哺鸡竹,哺鸡竹种植正在渐渐替代雷竹种植,“民间还有种说法‘雷笋是小姐,哺鸡竹是丫鬟’,形象地说明了哺鸡竹好打理。”

  哺鸡笋口味也不错

  到杜岙挖笋正当时

  “雷竹覆盖技术不用了,种的人自然就少了。为了保护环境,我们也都能理解。现在大多数村民都种毛竹或者哺鸡竹。”刚从山上干农活回来的汪大爷告诉记者。

  “目前全村除了杨梅、雷竹和哺鸡竹,大约还种植有毛竹4000多亩,都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解主任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多重原因,毛竹的收购价从0.3元每斤跌到了0.2元每斤,很多村民都在寻找出路增加收益。

  “杜岙山清水秀,不仅靠近五磊山、鸣鹤古镇,而且背靠杜湖,名人虞世南、赵构、袁韶、童居易、童金、来复、姚燮、吴锦堂等都与杜湖结下过不解之缘,人文资源丰富。我们也在考虑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增加村民的收入。”解主任说,现在正是春笋上市的季节,今年虽然难挖到雷笋,但杜岙纯天然无污染的哺鸡笋口感也不错。欢迎大家到杜岙来挖一挖新鲜的哺鸡笋,体验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记者 杨昀 通讯员 孙儒波

   责任编辑范田圆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闪亮“十四五”丨外贸出口占比跃居全国...
数说“十四五”丨六大方面,一览浙江高...
改革,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六大亮点,看浙江“十四五”开放之路如...
深刻把握时代大势 指引亚太可持续发展—...
第一观察 | 习近平主席倡导推动人工智能...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
特写:“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约”
时政微纪录丨习主席的韩国APEC时间:书...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习近平圆满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走!见证一场氛围感拉...
特稿|为开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镜头|中国接任APEC东道主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脑机,将这样带我们“桥”见未来
一部书与一座城的百年守护,小强寻龙记...
中国蓝观察丨多彩非遗点亮浙里金秋
2024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达5.26万亿元 市场...
改革,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六大亮点 交出“...
刘捷在数字政府2.0建设第四次工作例会上...
“和合文化”系列微剧——《和合细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