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一家四代”治水情
2017-06-10 10:57   稿源:慈溪日报

  慈溪新闻网讯 6月2日晚上7时,四界村的党员余利强赶着路回到村办公室。满头大汗的他却是一脸笑容,“刚从河边过来,最后的3棵树终于种好了。”余利强说,自从剿灭劣V类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不少村民自告奋勇投入治水阵线。“晚上过来再把问题小微水体情况梳理一下,明天再去看一看。”余利强一边吃着泡饭一边说。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这是他的晚饭时间。

  虽然还有其他工作和事情,但余利强几乎把每天一半时间都花在了治水上,除了生态护岸,他还和村干部、村民一起对问题小微水体进行清理。“我们附海靠海,水就是我们的命脉。”余利强说,一直以来,四界村的人都在为呵护水环境努力着,其中就包括他一家四代人。

  原来,从余利强的岳父胡志尧开始,他们家就跟治水结缘了。上世纪50年代,村里进行河道清淤,胡志尧是第一个带头上阵的。“那个时候,掘河泥、挑河泥都是人工的。我老丈人很厉害啊,活干得最多,工分自然也是最多。”回忆起这一幕,余利强笑得合不拢嘴。

  到了21世纪,治水的话题还在四界村吟唱。2013年,村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退休的胡志尧发挥余热,在村里工作遇到困难时挨家挨户做工作。“当时的治理涉及57户,家家都要开挖埋污水管子。家门口破土,这在我们农村是件大事,所以我们每天要上门去调解施工队与农户之间的矛盾,有时还会发生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矛盾,也需要立即去处理。我老丈人是老乡长,根子深面子大,早年的时候还带头治过水,他说话有说服力,特别是老一辈的人都愿意听他的。”余利强说。当然,四界村生活污水治理故事的结局很完美。

  外孙余斌在其父亲和外公的熏陶下,也“恋”上了四界村的水。“10多岁的时候,他就跟我一起在河边捡垃圾。”余利强笑着说。如今,当年的小外孙已是33岁,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村里一条小微水体的河长,利用休息时间巡河已经成为余斌的必修课。更有意思的是,余斌的女儿余姝霖虽然才3岁,却已是一名“小小护河员”,每天都会跟着大人沿着爸爸负责的小微水体走上一走。余斌说,他希望将来女儿生活在青山绿水中。■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谢建英 黄天远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书签丨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学习手记 | 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联播+|激活蓝色经济
【光明时评】物流稳健增长 实体经济加快...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
“我们的产品越卖越火啦”——“两新”...
经济日报金观平: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陈中柱:英勇无畏的...
我市开展防汛防台综合应急演练
晴热高温仍在持续 下周有望“退烧”
老人山中迷路 多方联手寻回
手抖、心悸、消瘦…… 当心中招“甲亢”
杨梅销售进入倒计时 错过再等一年
八旬老人陈如生:巧用南瓜蒂刻出“金石印”
创二代海归博士执掌非晶合金标委会
高雅音乐奏响乡村振兴文化新声
星河书院今秋启用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关...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政机关厉行...
学习进行时丨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天天学习|希望寄予青年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
历史的回响丨信仰之光照未来
微纪录片《淬心》第二集 | 以百姓心为心
时政微观察丨青年大有可为
夏日限定版风景!浙江各地爱心冰箱、公...
简历多维分析 岗位精准匹配 浙江创新打...
打通出口转内销堵点 浙江“三链融合”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