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近日,在城区解放东街的东城河周边,出现了一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人类”,他毫无畏惧地爬入阴暗狭窄的窨井内,只用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近百米雨水管道检测任务。
这是浒山街道为检测地下雨水管道新引进的管道内窥检测系统,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井下作业,给排水管网做“肠镜”,为“五水共治”发挥积极作用。
管道检测机器人由爬行器、镜头、电缆盘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爬行器可搭载各类镜头,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执行任意方向行进、调速、镜头调节等各项命令,能够在检测过程中拍摄录像、抓取缺陷图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在东城河旁边打开一个窨井盖后,先对管道内的淤泥、杂物进行清理,随即将带摄像头的机器人放入井底。机器人自如地在管道内爬行,清楚检测管道内细节,查找出老管道雨污串联、渗漏等问题,对每个管节拍摄观察,使用鱼眼镜头生成管道内壁全景图像。技术人员在井外只需遥控操作,便能在电脑显示屏上查看管道内状况,而且电脑可实时显示、录制镜头传回的画面及机器人状态信息。
浒山城区解放街附近的东城河周边是商业区天九街和居民住宅,地下管网情况复杂。近年来,经传统人工排摸和整治,东城河水质虽有所改善,但一直未达到理想状态。“使用机器人探管道,主要是为了治污剿劣,把管道底细摸清楚,为‘零直排区’创建打基础。”浒山街道河道办有关负责人说,地下排水管道承担着城市排放雨污水的重任,但因内部情况错综复杂,检测一直是个难题。为彻查东城河污染源,该街道于7月下旬引进“管道内窥检测系统”,用机器人给天九街区域的8条雨水主管做了“肠镜”。
经过半个多月努力,目前,排放到东城河的8条雨水主管已全部检测完毕,总长约2300米。共查找出管道变形16处、破裂9处、渗漏16处、塌方错位6处。下一步,浒山街道将根据评估检测报告和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对该地段的地下雨水主管进行修复和养护。■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童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