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十九大时光

共享“最具幸福感”品质生活
2017-10-12 10:27   稿源:慈溪日报

图为市民在桥头镇秋雨书屋阅读。■摄影 全媒体记者 蒋亚军

  今年的10月13日是慈溪撤县设市第29个纪念日,同时也是我市第一个“市民幸福体验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享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人民期盼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所需就是慈溪发展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贯彻实施共享发展的理念,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连续两次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

  孩子上学更舒心了

  走进周巷镇潭北小学,只见这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多数的农村学校里,学生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儿童漫画、舞龙、跆拳道、魔方……5年前,张洪锋来到这里担任校长时说:“我一定会让农家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5年后,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乡村少年宫成为省青少年宫特色学校、教育部关工委全国优秀创新案例……今年5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来到这里,争相报道乡村素质教育的“潭北模式”。教育公平、均衡、协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本质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朝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坚持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倾斜,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倾斜,公办义务段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公办接纳率稳步提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和首批“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

  大专家请到“家门口”

  89岁的张老伯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出患有直肠恶性肿瘤,原以为要东奔西跑去外地做手术,没想到,市三院与上海瑞金医院有“联姻”,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海专家的帮助,顺利进行了直肠癌根治手术,康复出院。以往,市民常常跑到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大医院问诊、就医,来回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享受到和大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

  和家庭医生签约,享受健康“管家”的“打包”服务;发现疑难问题,通过“云医院”打开电脑、视频连线,就能和医疗专家“面对面”交流;遇到大病,医联体市外“结亲”市内“牵手”,畅通转诊渠道……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推“双下沉、两提升”机制,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工程,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着力打造“一核五中心”市级区域医疗服务圈,争取到2020年,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0%以上,市民能就近享受到便捷、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家庭医生团队294个,与205088人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50.09%。“云医院”平台已覆盖市内所有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别设立了19个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和“云诊室”,187名专科和全科医生已签约入驻。市级医院与镇级医疗机构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并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多家省内外知名医院“结亲”加深医疗合作,把大专家请到了群众“家门口”。

  市民过日子更踏实了

  “去年养老金涨了181元,今年又涨了174元,现在每月3300多元,日常支出够了,还能到处走走、看看。”日前,住在童家新村的退休职工方女士约了一帮朋友,趁着长假专程到市客运中心站乘坐公交旅游专线“游5线”去鸣鹤古镇游玩。说起如今的养老待遇,老人们直说心里踏实不少。

  2016年,我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5万元和2.94万元,为五年前的1.5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8.9%和10.2%。五年来,每年新增财政收入的2/3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养老金一年一“升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比五年前提高41%和43%,大病保险、“特药”入保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一系列民生保障举措有力地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开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新境界。

  目前,我市已建立全民社会保险体系,本市户籍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8%以上,居宁波各县(市、区)前列。新建养老机构6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80家,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指标是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于方女士来说,家门口的大塘河今年更加清澈,不再有异味了,过马路不用再担心车辆不礼让斑马线,白天可以去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晚上去森林公园散步锻炼,有时间可以做志愿者,有困难就找志愿者……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以年游客量超百万的南部沿山精品线为纽带,打造的一条集文明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明建设共同体——“溪上慈风”文明示范线带给人们“景美、人美、生活美”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新生活;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省领先,天天有人气、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沙龙、季季有盛会,成为农村文化综合体;“书香慈溪”、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孕育了由民间领读者、文化志愿者和阅读爱好者组成的读书社团“稻读公社”,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最美人物、最美群体等道德典型不断涌现,荣获“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六星级慈善城市”称号,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五年来,慈溪这座城市的发展,顺应了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全媒体记者 陈益维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时节|事关网络安全,总书记反复强...
幸会中国 | 中国海上绿色“长城”,见证...
时政微观察丨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浙BA第六轮慈晓竞猜活动开启 888元现金...
公牛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智慧田“慧”种地
“浙BA”点燃坎墩“村BA”激情
2025年宁波市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慈启动
家门口的绿道 改变一座城的“呼吸”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一次,听你的!用AI谱写未来之声,“...
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
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衢州启动
56家浙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数量居...
跨境电商正进入next level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
山河铭记|地名里的抗战记忆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浙江等省市探索特色新...
“AI+服务”新业态持续吸睛 服贸会浙企...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钱江观潮丨大山里,来了无人快递车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