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是匡堰倡隆村的主打色。登上平平顶,站在大竹园水库旁俯瞰整个村庄,只见村在山中、田在村中、溪涧相间、阡陌相望,满目是郁郁葱葱的绿。眺望南山脚下,横筋线公路旁有一大片农田,“那里原来是古银锭湖,属于上林湖越窑窑址群之一,据说开始烧制越窑青瓷的时间比上林湖还要早。”倡隆村村委会主任伍红惠介绍。而如今,东岙片近500亩土地,经村集体统一流转后,将引进慈溪旅游集团,打造一处投资近3000万元的旅游观光园。
图为横筋线旁绿树环抱的民居。 摄影 全媒体记者 蒋亚军
走到横筋线上,沿着绿树成荫的散步道信步前行,只见整洁的公路旁一边是白墙青瓦的气派楼房,庭院中花木喜人,一边是溪涧潺潺的农田,小麦、荷花、油菜花……草木苍青;远处是千峰青翠、环抱村庄的山林,眼前有小巧玲珑的村落公园、整齐的停车场和简洁大方的旅游公厕,还有农家菜馆的旗幡悠悠飘荡在墙头。“我们倡隆山中有村、村中有田,山好水好环境好!”伍红惠自豪地说。近年来,倡隆村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目标,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垃圾,增加庭院内绿化,创造整洁舒适的庭院环境,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开展道路硬化、立面改造、村庄亮化、停车场建设、自行车道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整个村庄的生活品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我家房子变得漂亮了,亲戚来串门,差点认不出来。”说到横筋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带来的变化,村民汪明越开心地说。汪老伯住的房子建了几十年了,原本看起来破破烂烂,没想到墙体和立面一改造好,立刻焕发了新颜,就像住进了新房子。“现在我们村民住得好,路也越来越好走,公交车也通了,像我这样年纪大的人,只要花两块钱就能在家门口上车坐到城里去,好处实在太大了。”
山清水秀田园佳,路畅房美生活好。“我们这里环境好,空气好,城里人看见都很欢喜,抢着要来租房子住呢。”村民汪阔根告诉记者。去年,村民陈央萍在自己家里开了一家“杨梅树下土菜馆”,旧村改造后,外部环境变好了,游客多了,饭店生意越发兴旺,爬山、游湖、采摘杨梅的都会到这里来歇个脚,尝尝干净新鲜的山野风味,回头客越来越多。
倡隆村是游客进入南部沿山精品旅游线的必经节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远的青瓷文化底蕴,让这个村庄有“型”有“魂”,村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也给城里人留住了乡愁。根据规划,随着青瓷文化传承园的落成,倡隆村将继续立足生态宜居、旅游服务、文化体验,打造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生态展示区和传承基地,推进沿山精品线旅游带提升工程,让生态的底色更绿,宜居的特色更亮,成为一处独特的生态旅游胜地。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是最美的乡韵,生态宜居不仅是给农村人自己留住乡愁,也是为城里人留住乡愁。城里人到乡村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了解乡村独有的风俗与文化;乡村的服务业经营者则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游憩休闲、文化体验等产业,获得收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就要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让城乡要素流动起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使生态宜居的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全媒体记者 陈益维 通讯员 董天天 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