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杭州拱墅区——从工业重镇到“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19-06-24 16:10   稿源: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6月23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浙江卫视记者苏韬傅筱铭杭州台报道)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墅区是运河上古迹保存最完整、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七十年间,拱墅区从一个工业重镇,蝶变为文创产业聚集地,上演了一场“腾笼换鸟”的沧桑巨变。今天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一起走进杭州拱墅区。

  这里是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一场名为“我在运河南端歌唱”的诗歌朗诵会正在进行,著名作家黄亚州现场发布了同名新书,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向世界讲述拱宸桥、香积寺等运河文化的故事。

  在运河南端“歌唱”的不止是老一辈人,同样在现场的八零后姑娘周意,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元素,编制成立体拼图、丝绸等文创产品,还带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几代人的运河情缘,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杭丝联、浙麻、杭一棉等相继在拱宸桥附近成立。其中,鼎盛时期的浙麻有上万名工人。然而,在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污染也伴随而来,到上世纪90年代初,拱墅区61条河道水质全部在五类水体以下,整改势在必行。

  告别工业重镇这顶沉重的帽子,拱墅区开始走上“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转型之路,10年间累计搬迁工业企业516家。不少工业园区变身为文创园区。目前,由老旧工业园区改造的文创园区面积已超40万平方米,去年全区文创产业收入达295.78亿元,同比增长12.9%。

  不仅是文创园,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一批国字号博物馆也在这里相继建成。如今,拱墅每年接待游客约1100万人次,仅博物馆群就有约320万人次。

  一批沿运河而建的文化地标“遍地开花”,让拱墅区悄然变身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携手共赢进博会丨“朋友圈”持续扩容 浙...
直通乌镇峰会丨2025互联网发展蓝皮书发...
直通乌镇峰会 | 让AI无缝融入数字生活
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数智未来
乌镇的“老朋友们”都在想些啥?
刘捷在海宁调研时强调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9日...
时政新闻眼丨一年之内再赴海南,习近平...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叶剑英纪...
时政微视频丨全民全运 筑梦强国
时政现场说丨金柚满枝头 产业甜万家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
第1视点|乡村振兴路 金柚正飘香
拾光纪·总书记多次考察广东,看习近平心...
超燃!狮跃东方,全运开场!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老区...
第一观察·瞬间 | 黄澄澄的柚子,沉甸甸...
时政画说丨柚见丰年
时政微视频丨瞰广东
近镜头|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
时政新闻眼丨四中全会后首次考察,习近...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广东
习近平广东行丨富民兴村“柚”产业——...
习近平广东行丨丰碑矗立 精神永存——走...
学习手记|守护好这份家底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习近...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广东省梅州市考察调研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在广东省梅州市考察调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